摘要:媽媽喫了胎盤膠囊。喫胎盤真的有好處嗎。

來源:公衆號“DrWhy”

2017 年,美國出現了一例可怕的病例報告[1]:

2016 年 9 月,一位美國婦女在正常妊娠足月後生下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幾天後,寶寶因爲出現呼吸窘迫,被轉到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對寶寶的血液和腦脊液進行培養後,醫護人員發現寶寶感染了一種叫 B 型鏈球菌(GBS)的細菌。在接受了爲期 11 天的氨苄青黴素( 200 毫克/公斤/天)治療後,寶寶情況出現了好轉並安全出院回家。

但五天之後,寶寶因爲易怒又被送進了急診科,血液檢查再次發現了 GBS。奇怪的是,醫護人員經過了一系列的檢查也沒查清楚 GBS 的來源。

到底是怎麼回事?

01

媽媽喫了胎盤膠囊

原來,在寶寶被送往急診科的第二天,寶寶的主治醫生意外發現寶寶的媽媽正在服用胎盤膠囊(用胎盤做成的膠囊)。

寶寶的媽媽告訴醫生,在生完寶寶後,就委託了一家公司將自己的胎盤製成膠囊,然後堅持每天 3 次,每次 2 粒服用。

但寶寶的媽媽沒有想到,自己每天喫的胎盤膠囊就是將寶寶送進重症監護室的“罪魁禍首”。因爲胎盤膠囊裏不僅帶有胎盤粉末還帶有 GBS。

GBS 通常不會在成年人中引起感染,但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這十分危險。GBS 能夠穿過寶寶的腸道、血液甚至血腦屏障,是新生兒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嚴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2]。

經過驗證,研究人員發現,媽媽體內也含有大量相同的 GBS。也就是說,寶寶體內的 GBS 很可能來自他的媽媽,而這一切根源全部都是因爲這些胎盤膠囊。

爲了生產胎盤膠囊,這家公司會將胎盤清洗、切片、脫水和加熱,加熱溫度在 46 到 71 攝氏度,然後再將其放入明膠膠囊中。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工作人員的說法,很有可能因爲這些胎盤組織加熱的溫度不夠或時間不夠長,不足以殺死這些細菌,所以最後才導致寶寶感染上 GBS 。

不過,幸好寶寶感染髮現的還算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在醫生的勸說下,寶寶的媽媽放棄了食用胎盤膠囊,寶寶也在接受了數天的抗生素治療後出院回家。

對於此次病例報告,CDC 也給出了警告:食用胎盤可能是有害的——不僅對母親有害,對嬰兒也有害。

其實關於這點,科學家早就指出,對人類而言,很少有證據表明喫胎盤對人類健康有益,胎盤不可以隨便喫[3]。但現實卻正好相反,人們不但沒有放棄喫胎盤,反倒在這事上喫出了花樣。

不過,喫胎盤並不是一種現代行爲——這種習慣早很久以前就有了。

02

“超級食物”

根據 16 世紀中國醫學文本《本草綱目》上面的記載,胎盤是一種中藥,又名紫河車[4]。

關於胎盤的功效,裏面有一段詳細的介紹:“兒孕胎中,臍繫於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蔭,父精母血,相合而成。雖後天之形,實得先天之氣,顯然非他金石草木之類所比。其滋補之功極重,久服耳聰目明,鬚髮烏黑,延年益壽”。

另一篇中國醫學文獻《大藥典》中,也曾記錄將胎盤與人乳混合有治療貧血、緩解疲憊等功效。可見,胎盤在古代的藥用地位。

除了中國有食用胎盤的習慣外,西方也有。18 世紀,歐洲也出現了喫胎盤的零星記載,將胎盤乾燥食用可能能治療疾病。但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在研究中醫的美國助產士 Raven Lang 的推廣下,“喫胎盤”在西方世界也大肆流行開來[5]。

不同的是,在其他地方的文化裏,胎盤不是以一種中藥身份出現,而是被做成了各式各樣的飯菜,炒、燉、煮應有盡有。另外,每個地方對於喫胎盤這事能夠帶來的好處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比如,在阿根廷,人們會將胎盤曬乾、磨碎然後保存起來,等孩子生病的時候拿出來給他們服用;在牙買加,人們會把胎盤膜放入給孩子喝的茶中,防止抽搐;在非洲東部的坦噶尼喀,人們會將胎盤晾乾,磨成粉末,做成粥,給家裏的老人和小孩喝,延續他們的生命;在越南的一些文化中,胎盤被視爲一種賦予生命的力量,所以食用胎盤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能量和活力。甚至,在歐洲的某些國家,胎盤還被用來治療燒傷和罕見的遺傳病等等。

儘管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喫胎盤有任何好處,但在民間文化的“薰陶”下,胎盤還是變成了一道道能給人帶來神奇功效的“超級食物”。

甚至在歐洲,人們還在化妝品中發現了“胎盤提取物”的商業用途。例如,面霜。

就連女明星也親自代言[6]。

當時因拍攝《廣告狂人》而大紫大紅的美國女演員 January Jones 曾公開表示喫胎盤的好處:僅僅喫了六週胎盤,就幫助疲憊不堪的自己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Jones 甚至在節目中還不忘給胎盤做宣傳:“這不是巫術或者任何東西,我建議所有的媽媽都嘗試!”

雖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並沒有批准胎盤膠囊,但是隨着助產士和家庭分娩的增多,喫胎盤這一行爲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了。

03

喫胎盤真的有好處嗎?

除了女人喫,男人也喫。曾經一位男性是這樣描述自己對胎盤的喜愛的:“當我在砧板上給它調味時,那塊鮮亮的、發光的紅色胎盤比我處理過的任何一塊內臟都更具有吸引力,看起來非常開胃”[7]。

另外,他還補充道:“胎盤喫起來有一種牛肉的味道。它很嫩,有點像烤胸肉,和德國燒烤沒什麼不同”。(再也無法直視燒烤了!)

可見,人們對於喫胎盤的喜愛。

無論是裝在膠囊裏、混在奶昔裏,還是和蔬菜一起烤着喫,人們都對食用它會帶來什麼樣的神奇效果充滿了期待。喫胎盤到底有什麼好處?

很多喫過胎盤的媽媽都表示,喫胎盤可以改善她們的產後健康,甚至許多倡導喫胎盤的人認爲,這些個人經歷已經打敗了科學。

其中一個說法是提高母乳量。曾有一位媽媽在自己的博客上寫到:“我喫了胎盤藥丸的 24 小時內,我明顯發現我的母乳量增加了,食用胎盤的確可以增加母乳量,我的情況確實如此”。

儘管有些人認爲增加母乳量只不過是一種誇大其詞,但仍然有許多媽媽在育兒論壇上評論說,喫胎盤對提高她們的母乳量有積極的影響。

另一種說法是喫胎盤可以改善產後心情,增加活力。兩個孩子的媽媽 Elizabeth Stark 在接受在線雜誌《父母》採訪時,談到了她服用胎盤藥片後的經歷:“如果我感到情緒低落、疲倦時,我會喫一片藥片,說實話,會感覺好一些”。

在 201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 189名 食用胎盤的女性進行了調查,其中大多人都有過產後情緒障礙的經歷[8]。

研究中,約 40% 的女性表示,食用胎盤後產後情緒有所改善,幾乎所有的女性都表示,她們會和下一個孩子一起喫胎盤。仔細想想,還是有點恐怖的。

但研究畢竟是小樣本,能不能說明問題其實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還有一個最常見的解釋是可以緩解疼痛。儘管一項對老鼠的研究發現,喫胎盤的老鼠比不喫胎盤的老鼠有更高的痛覺閾值[9]。但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食用胎盤可以減輕人類的疼痛。

04

警惕風險!

儘管喫胎盤的好處有很多軼事證據,但科學的研究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2015 年,位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針對“人類喫胎盤對健康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了一項綜述[10],得出的結論是,食用胎盤對媽媽的健康有益的證據不足。

其實,2015 年國家藥典委員會修訂的新版《中國藥典》也把紫河車關在了門外[11]。其被除名的理由是,紫河車是人組織生物製劑,原材料雖然取自健康產婦的胎盤,但該製劑中可能會有一些不易檢測到的病原微生物,再加上來自倫理學上的壓力,紫河車屬於限制或待淘汰的藥材。

另外,即便是健康孕婦,除剖腹產外,胎盤的娩出必須經過產道,肯定會受到多種細菌污染,如果處理不恰當會有不同程度的潛在危險。所以,新鮮的胎盤儘量不要喫。

此外,也並不是所有產婦的胎盤都可以供藥用或食用。例如患有血行傳染病的孕婦(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其胎盤內會含有相應病原體,若不注意,很有可能會導致血源性傳染病。 

雖然,民間有很多關於喫胎盤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大家還是應該相信科學。儘管喫與不喫的最後決定取決於自己,我們都應該警惕這種做法可能帶來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