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中期 紅木三屏風攢接圍子嵌雲石羅漢牀。清早期 黃花梨三屏風雕螭紋大羅漢牀。

明 海南黃花梨羅漢牀羅漢牀有着久遠的歷史,據說此物件在漢朝就有,隨着歷史的不斷推進而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模樣。隋唐以前,人們都是盤腿席地而坐,雖說到了宋朝的時候是垂足而坐,但是爲了保持舊時的習慣能夠盤腿而坐,因此有了這種比較矮的大的座椅。

《韓熙載夜宴圖》自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以來,通覽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頻頻可以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牀爲中心待客的場面。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甚至民國初年,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一直在牀上或炕上。榻和羅漢牀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臥,而是待客。

明 海南黃花梨三彎腿四面龍紋三屏風羅漢牀王世襄先生稱羅漢牀爲“最理想的臥具”。它的由來及俗稱,至今尚無令人信服的解釋。說法一:一種推測與明人所稱彌勒榻有關。

清十八世紀 紫檀獨板圍子羅漢牀說法二:羅漢牀是原來漢榻(漢朝的坐具)的演變。“羅漢牀”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榻,如現代的“沙發”。中國古代睡覺有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牀用於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牀和拔步牀用於大睡,不能用來待客。

明 黃花梨曲尺羅漢牀說法三:因爲早期羅漢牀多爲廟堂中的高層人士,如方丈、住持之類的用具,他們白天在上面打坐,晚上就在上面睡覺。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鋪,他們的房中不會有羅漢牀擺放。有身份的大和尚纔可以睡牀,大和尚稱之爲“羅漢”,故稱其爲羅漢牀。

明代曲池羅漢牀說法四:羅漢牀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則是根據羅漢牀的腿腳結構而來。因爲羅漢牀的腿牙曲線向外,有較大的弧度,極像寺廟中的大肚羅漢,故俗稱“羅漢牀”。

晚明 黃花梨攢接卍字紋圍子羅漢牀因羅漢牀兼具臥牀和坐具的雙重功能,所以可將羅漢牀擺放在臥室中,既可以雙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談,又可一人躺臥其中,享受輕鬆時光,將羅漢牀擺放在客廳中也是不錯的選擇,羅漢牀擺放在客廳中同樣可與客廳中現代風格的沙發和諧一致,書房或許是最適合羅漢牀的地方,將羅漢牀擺放在書房中能夠與書香、茶香融爲一體,充分彰顯其濃濃古韻。更多羅漢牀欣賞:

清 黃花梨壼門牙板三圍羅漢牀

明末 黃花梨獨板圍子羅漢牀

明末 黃花梨獨板圍子羅漢牀

明·鐵力牀身紫檀圍子三屏風攢接圍子羅漢牀

清早期 黃花梨三屏風雕螭紋大羅漢牀

清早期 鐵梨木三屏風獨板羅漢牀

紫檀嵌畫琺琅彩描金瓷板畫山水羅漢牀

清中期 紫檀及黃楊嵌五彩花卉圖瓷板羅漢牀

清中期 紅木三屏風攢接圍子嵌雲石羅漢牀

清 黃花梨鑲端石羅漢牀

清 紅木鑲雲石七屏風羅漢牀

紅木嵌大理石羅漢牀

責任編輯:戈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