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得不到,那就徐徐圖之,91年CZ參與了深圳機場首飛(彼時ZH已經籌建,尚未開航,CA爲其股東),98年式成立深圳分公司,去過那邊的朋友都知道,CZ深分和ZH總部都位於寶安大道旁的航站四路,面積相當,隔路相望,鄰里相伴。CZ集團正式給深圳市“納貢”,相對應的,深圳市和旗下的深圳機場自然會對CZ加大支持力度,今天要說的便是CZ和CA在深圳這張改革開放名片中的江湖往事。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宋太祖趙匡胤

7月20日,CZ集團宣佈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在集團層面引入廣東省(廣東恆健)、廣州市(廣州城建)、深圳市(深圳鵬航)增資資金各100億元,合計增資300億元,成爲多元股東的央企集團。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CZ集團正式給深圳市“納貢”,相對應的,深圳市和旗下的深圳機場自然會對CZ加大支持力度,今天要說的便是CZ和CA在深圳這張改革開放名片中的江湖往事。從純商業的角度回顧,並不遜於TVB裏那些商戰大片。

在我國,CZ運輸飛機最多、航線網絡最發達、年客運量最大,CZ系包括廈門航、河北航、重慶航、珠海航、貴州航、汕頭航,說CZ是全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都不爲過。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而CA的三大優勢:機上載旗(代表國家)、領導人專機(近水樓臺)、基地帝都(吞吐量全球第二),促使其江湖地位無與航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爭鬥。

所以所有的行業文件中,出場順序永遠是CA、MU、CZ,這就是江湖地位。一個規模最大,一個地位最高,自然免不了一番江湖紛爭。然而這又是市場競爭的正常存在,雖然波濤洶湧,結局又往往出人意料,然而都在情理之中。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除即將通航的大興機場外,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五大空港,CA、MU、CZ各佔據一城,深圳的歸屬至關重要。CZ對深圳的感情是極其複雜的,從地域上看,深圳距CZ大本營廣州直線距離不足100公里,兩地機場也相繼開通了通往對方城市的大巴或公車,尤其是國際航班,兩個機場相互代替的概率接近100%。

CZ的大本營是廣州,從商業角度,CZ希望所有深圳人都來廣州坐飛機,讓深圳機場涼涼,或者深圳歸屬自己地盤,旅客從哪走都行。不過現實是兩地機場在競爭者共同繁榮發展,廣州經營穩固,深圳平分秋色。

既然得不到,那就徐徐圖之,91年CZ參與了深圳機場首飛(彼時ZH已經籌建,尚未開航,CA爲其股東),98年式成立深圳分公司,去過那邊的朋友都知道,CZ深分和ZH總部都位於寶安大道旁的航站四路,面積相當,隔路相望,鄰里相伴。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1987年民航第二次大改後,兩家公司正式成立,時光荏苒,雙方的高層不斷更換,戰略不斷更迭,市場日新月異,然深圳陣地爭奪從未停歇,方法不斷創新,直至今日的混改,總結一句話,就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憨睡。

不同的是宋太祖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南陳李煜,搶了地盤收了後宮,留下了春花秋月的千古絕唱。而CZ則在自己的腹地深圳一直處於守勢,勢均力敵,由於時間跨度太長,我們由近道遠,撿代表性事件來說。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一)深圳機場國際時刻,地利不抵天時人和

在一個機場裏,航司的人其實最沒權利。大致排名是這樣:三關(邊海檢)>局方(管理局、監管局)>機場>航司>票代。扯遠了,2015年11月12日,深圳機場正式開通24小時通關,希望釋放更多的時刻吸引航司開通國際航線,同時提供千萬計數的新開航線補貼。如此肥肉,自然引得國內外航司紛紛上搶,CA、CZ也紛紛出招!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1回合:CA先手行,ZH牌不靈

在深圳呆久的商務人士都知道深圳市有個耿,許多公司都在說,深圳有三張名片,華爲(500強)、騰訊(500強)、我們公司(非500強)。這類名片共同特點是規模和前兩張相差很大,而三張名片的說法也未獲得過官方承認和公開,但見於各類企業內宣和商務活動的中。深圳機場亦然,ZH亦然。

深圳機場發力國際,爲了本土榮光(收益和補貼),本土企業ZH自然要分一份羹。不過正如周杰不是周杰倫的哥哥一樣,ZH從建立之初起便不是深圳市政府的親兒子。過往恩怨不贅述,目前的尷尬情況是這樣的。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第一,深圳航空由CA控股,深圳市政府沒有主導權,由於管理層由CA主導,與深圳市政府親密程度有限。而且做大做強也是CA的成績,大功勞算不在深圳市頭上。

第二,ZH由於負債很高,每年的利潤很大一部分用來抵債,而掌握資金用途的董事會和高層大部分爲CA的人,深圳市政府只能圍觀。

第三點最致命,ZH當時竟連一架寬體機都沒有,粵港澳的空域比早8點的北京三環都擁堵,深圳機場夾在廣州和香港兩個國際空港中間,本身城市競爭力處於劣勢,此前一直瞄準東南亞3-4小時國際航班的差異化競爭,不過此番全天通關,同樣想發力洲際航線,城市地位低,只能在品牌、價格、中轉等各方面彌補。

直飛歐美國際長途,ZH僅有的B737和A320兩種窄體機顯然不行。

CA本土牌先手不靈,給了CZ機會。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2回合:CZ早枕戈 靜待花開落

擁有地利的CZ已然枕戈待旦,無論是對深圳市場的鑽研還是深圳機場的運行保障,CZ遠超CA。CZ深圳分公司擁有的飛機與ZH總部本場的飛機數量幾近相同,市場份額上ZH佔據28%、CZ(深圳分公司)佔據26%,CA系佔據32%,CZ系佔據31%,旗鼓相當。

但是CA如果從深圳起飛,運行保障則由ZH代理,自己看孩子和保姆看孩子區別有多大,請過保姆的人都知道。而CZ擁有A380明星飛機,數架A330寬體機,整個運行保障系統都在自己手中,安全可靠,服務優質,況且A380這樣的明星機型由深圳飛往世界,將極大地提升深圳市政府的國際品牌。

當時的國內航司僅有廣州有CZA380飛機飛往洛杉磯,北京由於CA的狙擊,CZ的A380遲遲無法起飛。深圳如果有A380起航,將賺足眼球。

CZ似乎已然穩操勝券,足以在新時刻瓜分中大快朵頤。

深圳機場正式通關尚未開始,雙方已經暗中頻頻運作。

航空江湖1:深圳機場通關忙

第三回合:CZ準備好,CA贏的巧

縱觀很多歷史事件,往往是一方秣兵歷馬準備許久,而另一方後發先至,一招定勝負,如赤壁之戰,如淝水之戰。CZ枕戈待旦,萬事俱備,看似勝券在握。然而在複雜的背景下,公司實力僅僅是左右競爭的一個因素,甚至不是主導性因素,僅做參考。

航線的開通涉及到空軍、民航局、地區管理局、地方政府、機場等多個方面,國際航線還涉及到ICAO、IATA、外交部門、商務部門等多個部門。裏面錯中複雜,每個環節都具備決定性影響因素。

那年年初,網上曝光同爲國資委下央企的CZ高管薪資明顯高於CA和MU,一時間輿論紛紛。儘管CZ列舉了非常正當的理由,但仍然在實際中調低了高管和很多飛行人員的薪資,士氣低落,飛行員作爲行業的緊缺資源,國企的飛行員時不時被別人double薪資挖角。(天時1)

深圳機場通關前七日,早有傳言的CZ總經理司獻民接受組織調查,CZ上下人心浮動(天時2)。彼時民航局局長正是空軍中將轉業,曾在CA任職7年的李局長(人和)。

最後,CA使出大招,時刻給ZH,代碼共享,我的寬體機來飛。當然,也有傳言說CA本無意這次爭奪,然而深圳市場是ZH的命根子,外界由紛紛傳言ZH沒能力執飛,最後“請”CA來執飛,CA笑納,走你。總之,在這次國際時刻爭奪戰中CA又勝一籌。

北來南去幾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

深圳之爭只是兩者華南市場爭奪戰的縮影,CA窺伺華南已久,然而從民航第二次混改開始,這塊大市場便由CZ控制,儘管CA先後在東星、ZH等數次事件中佔據一席之地,但總體上仍然被CZ牢牢控制。再往前追溯,便是下期的內容(二)新航站樓開張,俠少宗師爭首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