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墾利8月12日訊(記者 商永恆 通訊員 劉飛)

“@所有人 各級街長,颱風“利奇馬”預計 10 日夜間至13日,墾利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全區平均降水量 80~150 毫米,局部 300 毫米以上,可能出現城鄉積澇。請全體“街長”按照管理規定,徹查街區隱患,做好防汛抗災準備,確保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所有人 各級街長,暴雨已到,“街長制”應急預案已啓動,請全體街長快速反應,立刻到責任區域值守,及時做好問題登記,快速上報責任片區”。

“@所有人 各級街長,請按責任分工,抓緊上報路段積水情況、樹木倒伏情況、設施損壞情況。

8月8日—8月11日期間,墾利區城市管理局“街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在“街長制管理微信羣”傳達各項工作任務。

作爲防汛抗災工作的主要職責部門,墾利區城市管理局承擔城市內澇應急搶險的技術支撐,城市汛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去年“摩羯”“溫比亞”接連過境,墾利區發生了50年一遇的強降雨,城市出現內澇,爲汲取去年教訓,總結經驗,力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今年4月份,墾利區城市管理局探索實施“街長制”管理,將管理區域劃分爲8大網格、17個街區、73條路段,設置“網長”8名,“街長”17名,“段長”73名,問題處置人員700餘人,形成“快速巡查—及時反饋—有效處置—銷號考覈”四步工作法。

面對強降雨,全體“街長”下沉到防汛救災一線,颱風來臨前,迎風而上,排查安全隱患,檢查維護排水機泵、清理排水管道、檢查收水口確保萬無一失。颱風來臨中,逆風而行,徹夜堅守陣地,開閘泄洪、排查積水路段、上報險情、清理落水口處的淤堵物,架設強排泵組。颱風過境後,扶正樹木、統計受災情況、維護修理損壞市政設施。真正實現問題的精準發現、精準反饋、精準處置。

8月11日中午,連續三日僅休息了2個小時的網長顧勇再次冒雨巡查。中午12點,在巡查到勝利佳苑南門時,顧勇發現發現此路段水深已達40CM,不少車輛因進水在水中熄火,不少市民在水中趟行。顧勇立即將此消息反饋至責任片區,連同相關人員架設強排泵組,剷除收水井,動作一氣呵成,不到40分鐘,勝利佳苑南門已無積水。受到了居民的連連稱讚。

事事有人抓,時時有人管,“街長制”織出了一張大網,將墾利城市管理工作區管理工作牢牢“兜住”,此次防汛抗災工作更是對“街長制”管理工作的有力檢驗。小街長體現的是機制創新的巨大推動作用,是從嚴從實抓好每一項工作、每一道環節的職責要求,是城市管理人“守初心、擔使命”的具體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