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象IPO(ID:daxiangipo)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日,寧波柯力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柯力傳感”)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登陸上交所,預計公開發行股票總量不超過2,985.011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00%。本次IPO保薦機構爲國信證券,律師爲北京市君合,會計師爲立信。

公開資料顯示,柯力傳感創建於2002年,主要從事各類傳感器、儀器儀表及稱重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是目前全球最大鋼製傳感器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稱重元件銷售量最大企業 ,現已成爲集設計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應變式傳感器市場格局較爲集中,排名前9的國內外廠商佔據一半以上的銷售額,產品核心技術也由排名前列的廠商主導。在中國市場上,柯力傳感是國內最大的生產商,根據2016年的調查數據,其銷售額及銷售量均排名第一。

股權方面,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爲自然人柯建東,本次發行前,柯建東合計控制公司70.06%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6月20日,公司一共有144名股東,除了10家PE,另有三家員工持股平臺,剩下的百餘名自然人股東絕大多數爲公司高管、員工等。尤其在2015年6月,公司自然人股東曾激增至150多位。

IPO籌備多年,上市路“坎坷”

這是柯力傳感第二次衝擊IPO,早在7年前,公司就準備上市,2011年正式啓動IPO上市計劃,並於年底已完成股份制改制工作,201211月正式向寧波市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申請。

當時的保薦機構是中金,會計師爲立信,但可惜排隊多年也沒有成功通過IPO。2016年5月4日,中金公司終止柯力傳感的上市輔導工作,給出的理由是“基於市場情況、公司戰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考量”。

不久,柯力傳感轉而接受國信證券的上市輔導,並於2017年1月25日由中國證監會寧波監管局正式受理。

合併利潤表:業績波動明顯

2015-2017年和2018年1-6月,柯力傳感的營業收入爲5.81億元、5.76億元、6.28億元和6.21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0.83億元、0.72億元、1.08億元和0.58億元。

2016年營收和淨利潤有所下滑,2017年業績回升,淨利潤終於破億。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中國市場應變式傳感器廠商領頭主要是柯力傳感和中航電測。2016年柯力傳感應變式傳感器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爲284.1百萬元人民幣,市場佔有率20.21%;中航電測銷售額爲228百萬元人民幣,市場佔有率爲16.22%。近年來,柯力傳感市場佔有率有所下降,與中航電測的競爭更爲激烈。

擬募集資金5.51億元,用於3大項目

據招股書披露,柯力傳感本次IPO擬募集資金約5.51億元,其中3.03億元用於高精度傳感器及配套高端儀表生產項目;1.42億元用於稱重物聯網項目;還有1.05億元用於乾粉砂漿行業第三方系統服務項目。目前三個募投項目均已通過環評審批,並獲得批覆。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提高公司產品技術含量、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公司對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利於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員工人數上千,存在未繳社保問題

公司所處的儀器儀表製造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含子公司)員工人數合計爲1,718人。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物價上漲、社會保障制度的推進,未來公司員工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支出很可能繼續增加。2015-2017年和2018年1-6月,柯力傳感未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總額爲259.48萬元、264.72萬元、319.19萬元123.33萬元。

柯力傳感存在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共性問題,社保未全員足額繳納,擬IPO企業一般會從上市準備階段全員足額繳納,並補繳之前未繳納的部分。對於報告期內未繳納及未足額繳納的部分解釋原因,一般的說辭都是生產工人流動性較大,他們沒有繳納社保的意願並且主動放棄;取得社保主管部門的證明文件(無違法違規證明)。

柯力傳感表示,報告期內未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的金額佔發行人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較低,對公司當期利潤的影響較小。

來源:大象IPO(ID:daxiangipo)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