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多人看来,日本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品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过日本的粮食自给率近年来却一直在走下坡路。美国粮食自给率超150%,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这也是美国农业出口被其他国家当做贸易争端中一张王牌的原因。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8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该国的食品自给率(按热量计算)与上年度相比降低了1个百分点,为37%,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2018年夏天北海道等地遭遇低温和日照不足等情况,造成小麦和大豆产量大幅减少。

在很多人看来,日本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品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过日本的粮食自给率近年来却一直在走下坡路。粮食自给率是指一国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占比,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中国的粮食自给率超过85%,基本自给自足;美国粮食自给率超150%,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这也是美国农业出口被其他国家当做贸易争端中一张王牌的原因;法国粮食自给率更是高达300%,本国消费少,产量大,因此大量用于出口。而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却一直较为低下,也是大国当中为数不多的粮食自给率低于50%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

日本的农业技术水平无需多言,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年粮食进口总量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日本的地形。日本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分散非常明显,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运作,而且难以实行农业规模化操作,所以日本的农产品种类以及总产量方面都比较少。再加上日本人口数量庞大又稠密,所以导致日本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粮食,特别是像小麦,大豆,玉米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绝大多数都是依靠进口来完成。稻米作为日本人最主要的口粮来源,尽管其自给率相对来说较高,但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稻谷或者大米才能够满足本国的基本需求。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是日本进口大米的主要来源国,我国东北地区很多优质大米每年都要出口至日本,很大一部分,比如说优质的盘锦大米以及东北黑龙江地区的,五常大米或者是吉林省境内的优质大米,都是日本进口农产品中的常客。日本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度使食品自给率达到45%的目标,虽然这一目标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对日本来说已经是相当艰巨。由于人口老龄化,目前的日本农业人口已不足200万,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60%,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更向往城市生活,因此日本农业未来的形势非常严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