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天的努力,Alfred終於在午夜時分成功地在美國加州和田納西州各租到了一個轉運倉。

“這下海淘就方便多了,” Alfred一邊奮力地洗着碗,一遍YY着自大洋彼岸的小龍蝦的味道,不知不覺,不爭氣的口水偷偷地流出了嘴角,而那洗碗池裏的泡沫也一點點溢出了水槽......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持續了整整50個小時的中美經貿談判,也正式結束。叫嚷了數月的貿易戰,在這個夏初的午夜,正式偃旗息鼓。

——————————————————————————————

2018年519日,經過整整兩天的艱苦談判,中美經貿代表團就避免貿易戰的磋商終於結束了。“中美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徵關稅”是中美貿易談判的最終成果。持續了數月的中美貿易戰偃旗息鼓。

中美貿易戰緩和的跡象幾天前就有體現。518日,商務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2018年第44號公告,宣佈終止20182月初做出的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雙反調查的公告。

《汽車海外併購》和《智能電動汽車》認爲,在中美貿易戰的非常態正式結束之後,中國將很快把此前博鰲論壇上提出的重大開放舉措付諸實施。與汽車領域相關的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和允許自貿區新能源汽車外商獨資的2018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將很快落地。

此前的417日,發改委已經就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分類型實行過渡期給出了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汽車海外併購》和《智能電動汽車》認爲,在接下來的兩週裏,降低進口汽車關稅、通過新的自貿區負面清單來放開新能源汽車的股比限制,允許新能源汽車在自貿區進行獨資生產的政策,很可能將迅速出臺。

此舉也將爲特斯拉國產正式打開了政策的窗戶。

雖然近來破產和被併購傳聞不斷,但特斯拉將乘着中美貿易戰偃旗息鼓的東風,通過在上海自貿區內臨港獨資建廠+減免關稅的組合措施,實現着其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國產夢想。

510日,自貿區內獨資的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了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

工商註冊信息顯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100%擁有,註冊地爲上海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同匯路168D203A(現在該地址掛牌仍爲上海星翰船務代理公司),地處上海自貿區內的洋山保稅港區的臨港國際物流服務中心的臨港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內,與美國Caterpillar公司隔同匯路相望,緊鄰滬蘆高速,離杭州灣上水路和鏈接洋山島的東海大橋僅有四公里,無論陸路交通還是海上交通都十分方便。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法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爲特斯拉中國現任總經理朱曉彤,特斯拉全國十幾個銷售服務公司中都擔任監事的張靜擔任新公司董事,特斯拉總法律顧問ToddAndrew Maron 擔任董事,特斯拉國際稅務高級總監MarcJesus Cerda 爲監事。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爲1億元,公司類型爲臺港澳法人獨資,經營範圍爲:從事電動汽車及零部件、電池、儲能設備、光伏產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諮詢、技術轉讓,上述同類商品的批發、佣金代理(拍賣除外)及進出口業務,並提供相關配套服務,電動汽車展示及產品推廣。【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2018118日在北京覈准獨資註冊的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的營業範圍是:電動汽車及零備件、電池、儲能設備、光伏產品技術及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研發成果的轉讓及許可;技術服務;技術諮詢;技術支持;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准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

從經營範圍來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大體一致,僅僅多了“電動汽車展示及產品推廣”。

可以簡單理解爲,此次特斯拉新註冊的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也同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一樣,都是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旗下100%控股的子公司,是特斯阿里總部旗下的孫公司。

綜合來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是特斯拉在中國的另一個具備推廣營銷功能的研發中心。雖然該公司並不具備“汽車生產製造”的營業範圍,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表面上看是適應20171016日上海市發佈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享受優惠政策,實際上是爲獨資建廠後新能源生產資質申請埋下了伏筆。

20176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發改產業﹝20171055號),再次重申了鼓勵新能源、抑制汽油車的政策方向。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對新建中外合資轎車企業投資項目覈准和中外合資企業數目的規定僅適用於傳統燃油汽車,新建中外合資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項目按照《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辦理覈准。”

這個發改委1055號文件,基本確定了新建汽車企業的審批路徑:新建傳統汽油車企業,需要國務院批准,原則上沒戲了,除非有重大的國家利益交換;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可以,但需要走27號文《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的資質審批程序。

目前,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一般有新建資質、收購資質、代工資質和跨界資質四種主要的方式。

新建資質是指沒有任何資質的全新公司通過發改委27號投資覈准令和工信部39號令產品准入覈准後,獲取新能源乘用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資格。例如雲度汽車、合衆汽車、前途汽車等7家公司。

收購資質是指全新公司通過投資收購的方式,獲取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公司的所有權後,獲得的新能源乘用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資格。例如,威馬汽車通過收購中順汽車的資質獲取資質。

代工資質是指沒有資質的公司通過與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公司合作,通過合同合作的方式,委託有汽車生產資質的公司代爲生產該公司的產品。新產品以有資質公司的名下產品的名義出現在工信部公告上,車尾要有體現有資質企業的文字標識。例如,江淮蔚來、海馬小鵬、東南電咖、北汽奇點、華晨車和家、一汽吉林博郡、一汽轎車新特、一汽拜騰等。

跨界資質是指原有的其他汽車生產資質被批准跨界進入新能源乘用車汽車生產領域。例如,低速電動車公司河北御捷跨界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客車生產企業南京金龍跨界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專用車公司湖南恆潤被批准跨界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等。

《汽車海外併購》和《智能電動汽車》認爲,特斯拉在中美貿易和解、進口關稅降低、新能源車股比放開和允許自貿區獨資的大背景下,最有可能是通過“新建資質”的方式來通過27號文(發改委覈准投資)和39號文(工信部覈准准入)的審覈之後,獲得在上海臨港本地化生產和銷售的資格。

我們都知道,27號文《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自從2015710日正式實施以來,發改委“加班加點兒”一口氣覈准了15家造車新勢力。之後便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但截止到2018517號爲止,在通過27號文的15家造車新勢力中,只有北汽新能源、雲度汽車、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汽車、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和合衆汽車7家企業通過了工信部39號文的審查,正式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的資質。

據《汽車海外併購》和《智能電動汽車》猜測,27號文的修訂也即將完成,新修訂的政策很可能將體現近期的開放成果,放開自貿區新能源汽車企業股比(允許外商獨資),放開新建企業的商標和品牌所有權,放開電池方面的要求,提高新建企業的投資額、產能、研發和智能化要求等等。

特斯拉自貿區建廠後,很有可能通過修訂後的27號文和39號文進行新建資質申請。當然,在某些條件下,也仍然存在通過收購已經獲得自制的造車新勢力和代工的可能性。

除了特斯拉上海獨資公司的建立,在電池方面,特斯拉的合作伙伴松下也在積極地準備着。

510日,日本松下社長KazuhiroTsuga 在松下一季報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可能繼續與“老相好”特斯拉在中國建立電池超級工廠(Gigafactory),共同生產松下單體電池和組裝特斯拉車型。但到目前爲止,松下其他一些高管基於對特斯拉產能和中國電池“白名單”的擔憂,對新的投資“並沒有下定決心”。

無論松下是否與特斯拉共同投資中國市場,但松下在中國的電池投資已經在悄然進行了。2017125日,松下戰略投資的北京聯動,在江蘇無錫的首條合資電池生產線開始量產,主要生產特斯拉Model3ModelY 所使用的21700型圓柱電池,電芯能量密度可達270-300wh/kg,產能爲8-10Gwh左右。除了單體電池外,該工廠還同時進行電池成組包裝、電池管理系統BMS等業務。

《汽車海外併購》和《智能電動汽車》的估計,如果特斯拉沒辦法以50%50%股比與松下在中國建立電池超級工廠和Model3組裝廠,則很可能直接投資到這個無錫聯動的松下電池項目中來。

如果政策大門敞開,加上電池的準備到位,特斯拉沒有理由不在第一時間做出中國建廠的決定,畢竟中國這個世界上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特斯拉第二大銷售市場的吸引力還是不錯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