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据很多果农反映,摘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果锈问题,严重影响果品外观,严重影响了商品率。

苹果果锈的产生,不仅影响苹果的外观品质,而且使苹果的商品价格大大降低,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是果锈产生的原因及主要预防措施。

一、产生的原因

实况解析:

(1)降雨量大,导致果园内及纸袋内湿度过大,雨水夹带的灰尘积聚在梗洼处,这是产生果锈的主要原因。

(2)受低温刺激,导致果面畸形,出现锈斑。

比如,花期或幼果期遇霜冻,嘎啦能形成霜环锈斑,红富士等品种幼果梗洼开始为绿色,套袋后便形成梗锈。

(3)受高温干旱或先旱后雨的影响,水分供应不足,产生果锈。

(4)果园密度大,郁闭,通风透光差,果面附着水分,药液不易蒸发,易引起果锈,这种情况造成的锈斑面积较大

(5)幼果期是感染果锈的主要时期,如喷药的压力过大或近距离直接冲击果面会伤害果面,加剧果锈的产生。

(6)树势衰弱的树,受到锈病原菌侵染的树易产生果锈。

(7)因药剂选择和使用不当,如药剂质量问题,配比不适,浓度过大或局部喷药过量,都会伤害果面,形成果锈。

比如,套袋前喷施含有刺激成分的药剂,如乳油类会封闭气孔,颗粒粗粉剂、含硫的复配药剂及高浓度的药剂会刺激果目(皮孔),形成木栓化,出现大的星点,遇到过湿条件,能使大果目扩展连乘片状锈斑

(8)因病虫害危害,如春季白粉病造成果面不干净;蚜虫、粉蚧等害虫排泄物落到果面上也能形成果锈;锈果病毒侵染果实引起的果锈。

(9)纸袋的质量差与套袋的技术不过关,防水性差,雨水或药水进入袋内,袋内湿度大,产生果锈。

比如,果袋纸质量差,降雨后淋湿果袋,纸袋贴于果面上,造成局部锈斑重;套袋时,袋口封的不严,雨水、药水进入袋内,梗洼积水,高温烫伤,低处有流水状锈斑;套袋时果面有露水或雾点,果面未干,将水点套进袋内,遇高温在袋内形成高温、气灼,其果面也能形成锈斑。

(10)花后30天内喷尿素,套袋前喷施劣质叶面肥、腐殖酸和氨基酸类叶面肥,刺激果面形成果锈。

(11)7-8月份的膨果肥,如果选用高氮和含氮高激素多的冲施肥,短期速效,爆发力强,果肉细胞膨胀过快,果皮与果肉生长不同步,果皮形成裂纹,愈合后果面木栓化形成果锈。

(12)大中微量元素肥料使用不均衡,尤其钙、硼等元素缺乏,果皮发育不良,也易形成肥锈

总而言之,果锈可分为冻锈、水锈、药锈、虫锈、肥锈及锈果病毒引起的锈果病等。当果锈出现后,应细心观察找出原因,便可在下一年进行自我对症调节,减少果锈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对不良气候影响产生的果锈,要预防低温,灌水抗旱,合理施肥,增强树势,增加树体抵抗力,合理调控水分的供应。

(2)调整果园的密度,解决通风透光,进行郁闭果园的改造。如采取落头、开心、控冠、间伐等措施,减轻果锈,提高品质。

(3)幼果期喷药要选准药剂,配比要合理,浓度合适,不伤幼果,不使用高压力大雾喷击果面,不适用有机磷农药。

(4)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对症用药,减轻危害。

(5)选用优质的双层纸袋,对预防果锈,提高光洁度、促进着色效果很好,同时改进套袋技术,提高套袋质量。

(6)加强幼果期的营养,套袋前进行补钙,可促进幼果发育,增加果面蜡质的厚度,提高幼果对低温、高潮等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果锈的产生。

文章来源:千村万码农业、陕西果业局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朋友们留言回复、参与讨论!

如果本文对您有一定启发,

欢迎朋友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