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穹窿山,专治各种不服

当外地朋友不屑地表示:“这就是苏州最高的山?341.7米也叫山?”

请你记得在“穹窿山”三个大字下合影,然后把他踹下车。

穹窿山,专治各种不服。

第一式:看好脚下路

当乾隆到穹窿,遇到御道

穹窿山的初阶疗法:还没入门就开始攀登。

顶着烈日,先登20级台阶才能检票进门

进门后,要先扛着热度走过最前段的山道,坡道陡,没几分钟就大汗淋漓。

登行十多分钟,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心脏几乎要跃出喉咙口,这是穹窿山给的第二道下马威,服气的赶紧在凉亭歇一歇脚。

凉亭往上走走停停十多分钟,在车行道的后侧,是乾隆御道的入口处。这是徒步者偏爱,也是乾隆皇帝六临穹窿山时的必经之路。

全程是坑坑洼洼的砖块路,青苔隙草填补了剩余的空间。路边的小野花开得热烈,坡道时陡时缓,溪流在一侧隐现。

这条坡度刁钻的道路被密实却透风的竹林包裹着,热度不再,风过竹间送来阵阵清凉。

第二式:在苏州看“海”

土地祠前的竹林绿海

沿着御道向上走不多久,就能远远地瞧见红墙乌瓦的土地祠,茂密的绿树下祠堂门紧锁,却可见香翻滚着悠悠的烟。

不过是一间修整大气的土地祠罢了,有什么值得停留的呢?祠前绵延着在此祈福的香火,立马啪啪打脸。

转角前,是烧香进佛的烟气袅袅;转角外,就是山林下藤篮野餐的西洋风情,这是属于穹窿山的和谐。

绿意看多了有些乏,却在你不以为意的转眼,瞥见道旁石面上“茅君礼斗处”的刻纹,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穹窿山的高傲之处不仅仅在于山峦秀丽,更在于即将铺展开的人文盛宴。

山间时隐时现的溪流一样诡谲:在你以为水流枯竭时,前方突然多出一湾碧绿透明的小池。

灵动的鱼儿看腻了,又出现另一层赤色水流,颜色温润似红豆,清澈可人。

更出名的,是御道两旁的竹海。

双手难以合拢的竹子耸入云天,在感叹“登山就是热啊”的同时,一阵穿过竹林的风徐徐而来,卷走所有燥热。

都知道苏州没有海,穹窿山冷傲地表示不服:御道旁的竹林,可以让你在苏州观“海”。

第三式:迷路于八卦

上真观的气势磅礴

沿着御道攀登,走走停停约一个钟头,终于到达山门前。

当你振臂高呼:“终于登顶啦!”,穹窿山一定会再给你一个下马威。

令人胆颤的石阶来了!

连续登过几十级台阶,上真观的三清阁终于展现在了眼前。

拍完照,外地朋友也许会感叹:“不过是个牌匾多的小楼”,那你一定要带他登入拜访,感受下道家列位的威严。

登山楼远眺:从窗口望去,青山之外高楼林立,那景象更显生趣。

有心人在三清阁前的台阶上结上心愿,风中飘带逐渐舒展,将求平安、求姻缘的信送去佛祖身边。

可惜,当年乾隆亲临的建筑在历史中几近全毁,只可在侧墙的石壁刻画中找寻些当年的踪迹了。

威严的九龙石雕伫立在原地,为之后所见埋下伏笔。

八卦旗迎风招展,远处隐约可见苏州城的一角。

带同行的朋友听檐角的铃声、看空中盘旋的白鸽,或是过朝天门看一看山的另一端,登钟楼敲钟……

穹窿山的秀丽、道家的威严,尽在此间。

第四式:道佛在同山

出世不忘仕的宁邦寺

从上真观后的小道顺着指示方向沿山道向前,过吴口至山路尽头,这不过才走了一半左右的路程。

朋友问,“这是去哪儿啊?”

你就抬手指给他看:“不远不远,对面那座山。”

苏州人都知道穹窿山上有个道观,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个宁邦寺。

始于岳飞遭难时,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部下隐退于此,虽是出家人,也不忘庙堂事,想求得家国安宁,所以将寺名改为了宁邦寺。

道佛同山,听起来多不可思议的事,就出现在苏州的穹窿山上。

过了车行道,顺着山道继续前行,再经过一间改成超市的茶楼,就能看到宁邦寺的身影。

从高处向下看,宁邦寺的古银杏十分招摇,更显出寺庙的古朴气质来。

台阶回环,底下的香客身影更灵动,激起静谧的一缕活泼气。

能有耐心寻到这里的,除了脚力不凡的游客,就只有专门为山寺而来的香客了,最终能找到卧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前方是幼年时的佛祖像,水池中的九龙不知是不是与上真观中的九龙一一相对。

这尊江南最大的卧佛静静躺在山洞中,来往的游人无一不被震撼到。

第五式:深林藏故事

玩月台旁隐藏的古戏台

从上真观方向入寺,最后到达宁邦寺的正山门,光看一眼这坡度、这台阶,就已胆战心惊。

“不多不多,589级。”

沿着山路再往前走一小段,很快就到了玩月台。

白天,去玩月台看什么?

玩月台,并不是赏月之处,它与月的连接和抗金名将韩世忠相关。

玩月台是他探望老友、避暑纳凉的居所,如今雕像依旧,在风雨中落了灰。

玩月山居幽静,带着股将门的威严气息,连廊、巧石都舍弃了江南的小家碧玉之感,但处处可见精巧。

当时人物已化作星辰,只有题名“春秋”的古戏台,还挺立在江南烟雨里。

这是穹窿山的铭记和柔情。

第六式:苏州小“台湾“

下山路上,遇见小清新

回程,先走山路。在山的另一面,有一条通向车行道的小路。

太阳歪歪斜斜地挂在头顶。柏油马路、单黄线,郁郁葱葱的树木包裹着,仿佛再转个弯就能看见海。

即使已经累到说不出话了,也依然能找到一点乐趣——天上的云都是成双成对的,多么可爱。

在这条颇具小清新风格的小路上,边走边回味今日的旅程,觉得穹窿山就像是位傲娇的上仙:

初见时,你的轻视被它用山路和风光一下子镇压;渐渐投入、尝试着融入,感觉又有些不一样了。

怀着游客之心来游玩,山林风光皆在头顶;作为苏州人来看,这里仿佛又有了属于自己的性格。

吴侬软语的柔是柔中带刚,喜迎八方来客,温婉体贴,它有自己的狡黠,不会被任何人欺负了去。

这是苏州人的傲气。

这是穹窿山的“专治各种不服”。

Tips穹窿山游玩攻略

路线

正门——御道——上真观——宁邦寺——玩月台——车道下山

停车场

山下停车场,收费5元;

开车上山,收费50元,包含停车费;

茶饮

多处小卖部,上真观前有小美食广场

其他

多处山路坡度较陡,建议行动不便者坐车游览。开车上山可至每个景点前,或搭乘景区班车上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