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綜合佈線系統基本概述

綜合佈線系統伴隨着智能建築的發展而崛起,它是智能建築的“智能”得以實現的“神經網絡”。綜合佈線系統能滿足智能建築各種信號傳輸的需要,是智能建築的基礎設施之一。

20世紀50年代,經濟發達的國家在城市中興建新式大型高層建築,爲了增加和提高建築的使用功能和服務水平,首先提出樓宇自動化的要求,在房屋建築內裝有各種儀表、控制裝置和信號顯示等設備,並採用集中控制、監視,以便於運行操作和維護管理。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通信、計算機網絡、控制和圖形顯示技術的相互融合和發展,高層房屋建築服務功能的增加和客觀要求的提高,傳統的專業佈線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需要。

20世紀80年代後期綜合佈線系統逐步引入我國。

1.1、綜合佈線系統基本概念

關於佈線系統的名稱:

PDS——建築物佈線系統(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一種集成化通用傳輸系統,可以連接電話、計算機、會議電視和監視電視等設備的結構化信息傳輸系統。

SCS——結構化佈線系統(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是一個能夠支持任何用戶選擇的話音、數據、圖形圖像應用的電信佈線系統。

GCS——綜合佈線系統 (Generic cabling system)是智能化辦公室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是將所有語音、數據等系統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的結構化佈線系統,爲辦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質介質,支持將來語音、數據、圖文、多媒體等綜合應用。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GB/T50311-2000,我國佈線系統命名爲綜合佈線系統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

1.2、綜合佈線系統主要標準

國際標準有:

l ANSI/ EIA / TIA -569 商業大樓通信通路與空間標準

l ANSI/ EIA / TIA -568-A 商業大樓通信佈線標準

l ANSI/ EIA / TIA -606 商業大樓通信基礎設施管理標準

l ANSI/ EIA / TIA -607 商業大樓通信佈線接地與地線連接需求

l ANSI/TIA TSB-67 非屏蔽雙絞線端到端系統性能測試

l EIA/ TIA-570 住宅和N型商業電信佈線標準

l ANSI/TIA TSB-72 集中式光纖佈線指導原則

l ANSI/TIA TSB-75 開放型辦公室新增水平佈線應用方法

l ANSI/TIA/EIA- TSB-95 4對100Ω5類線纜新增水平佈線應用方法

國內標準有:

l GB/T 50311-2000 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l GB/T 50312-2000 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

l GB50311-2007 《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l GB50312-2007 《綜合佈線系統驗收規範》

1.3、綜合佈線系統特點

(1)綜合性、兼容性好

傳統的專業佈線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電纜、電線、接續設備和其他器材,技術性能差別極大,難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綜合佈線系統具有綜合所有系統和互相兼容的特點,採用光纜或高質量的雙絞線和連接硬件,能滿足不同生產廠家終端設備傳輸信號的需要。

(2)靈活性、適應性強

採用傳統的專業佈線系統時,如需改變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數量,必須敷設新的纜線和安裝新的設備,且在施工中有可能使相鄰的線對發生傳送信號中斷或質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資和施工時間,因此,傳統的專業佈線系統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差。在綜合佈線系統中任何信息點都能連接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當設備數量和位置發生變化時,只需採用簡單的插接,便可實現新的配置。

(3)便於今後擴建和維護管理

綜合佈線系統的網絡結構一般採用星形結構,各條線路獨立,在改建或擴建時互不影響。

綜合佈線系統的所有佈線部件採用積木式的標準件和模塊化設計。因此,部件容易更換,便於隔離和排除障礙,且採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於測試和維修,節約維護費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4)技術經濟合理

綜合佈線系統各個部分都採用高質量材料和標準化部件,並按照標準嚴格施工和檢測,保證系統技術性能優良可靠,滿足目前和今後通信需要;且在維護管理中減少維修工作,節省維護費用。雖然綜合佈線系統初期投資較高,但可統一施工,統一佈線走向,節省系統使用的建築物空間,方便用戶使用和業主維護,從綜合佈線系統的整個使用期來看,比傳統佈線更加經濟。

二、綜合佈線系統基本組成

2.1、系統基本結構

a:集中式(MDF):整個系統僅爲一個設備間,無主幹,常用於小型的單體建築,如小賓館、小辦公樓等

b:分佈式(分二級/三級)

MDF+nIDF(整個系統有1個設備間, n個樓層配線間組成。各樓層配線間與設備間通過室內主幹連接),常用於大型的行政辦公樓、酒店等單體大樓。

c:還有一種分佈式結構主要用園區類建築:

HDF+ nMDF+ nIDF:整個建築羣由1個建築羣中心機房, N個設備間,N個樓層配線間組成。各樓層配線間與設備間之間通過室內主幹連接;各樓棟的設備間與中心機房之間通過室外主幹連接,常用於學校等園區建築。

2.2、系統構成

綜合佈線系統是開放式結構,能支持電話及多種計算機數據系統,還能支持會議電視、監視電視等系統的需要。根據ISO/IEC標準,結構化綜合佈線系統可分爲7個獨立的佈線子系統。

(1)工作區子系統(辦公室內部佈線等)。

(2)水平配線子系統(同一樓層佈線)。

(3)垂直幹線子系統(樓層間垂直佈線)。

(4)設備間子系統(設備管理中心佈線)。

(5)管理子系統(樓層機櫃等的佈線)。

(6)建築羣子系統(建築物間佈線)。

(7)進線間子系統(與外部網絡佈線)。

2.2.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又稱爲服務區子系統,它是由跳線與信息插座所連接的設備組成。其中信息插座包括牆面型、地面型、桌面型等,常用的終端設備包括計算機、電話機、傳真機、報警探頭、攝像機、監視器、各種傳感器件、音響設備等。

2.2.2、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在GB50311國家標準中稱爲配線子系統,以往資料中也稱水平幹線子系統。水平子系統應由工作區信息插座模塊、模塊到樓層管理間連接纜線、配線架、跳線等組成。

2.2.3、垂直子系統

垂直子系統在GB50311國家標準中稱爲幹線子系統,提供建築物的幹線電纜,負責連接管理間子系統到設備間子系統,實現主配線架與中間配線架的連接。

2.2.4、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在實際應用中一般稱爲網絡中心或者機房。是在每棟建築物適當地點進行網絡管理和信息交換的場地。

2.2.5、管理間子系統

管理間子系統也稱爲電信間或者配線間,一般設置在每個樓層的中間位置。管理應對工作區、電信間、設備間、進線間的配線設備、纜線、信息插座模塊等設施按-定的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

2.2.6、建築羣子系統

建築羣子系統也稱爲樓宇子系統,主要實現樓與樓之間的通信連接,一般採用光纜並配置相應設備,它支持樓宇之間通信所需的硬件,包括纜線、端接設備和電氣保護裝置。

2.2.7、進線間子系統

進線間是建築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線的入口部位,並可作爲入口設施和建築羣配線設備的安裝場地。

進線間一個建築物宜設置1個,一般位於地下層,外線宜從兩個不同的路由引入進線間,有利於與外部管道溝通。進線間與建築物紅外線範圍內的人孔或手孔採用管道或通道的方式互連。

三、綜合佈線系統設計要點

持續更新,敬請期待,不對之處,請大家指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