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女排與荷蘭女排比賽中,李盈瑩打出了她本屆世錦賽進攻端最高效的表現,9扣7中,扣球成功率達到了令人咂舌的78%,隔網相對的荷蘭隊球員感覺這個小姑娘把排球打成了籃球,不管怎麼防都防不住。

  從亞運會到世錦賽,李盈瑩都被郎平當作替補奇兵在用,效果越來越好,小姑娘“反轉王”的名號就是這樣一場場打出來的。但有一些聲音質疑郎平這樣用人有點太浪費李盈瑩的天賦,認爲她基本每次上場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成爲比賽的轉折點,爲什麼不讓她取代傷愈復出的張常寧打首發?

  很多球迷也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提出這樣的疑問,擅先生告訴他們這是由李盈瑩自身技術特點以及中國女排現在實際情況決定的。有人拿意大利隊的埃格努舉例,認爲這位當初被李盈瑩壓制的球員也有類似技術特點,但她在意大利隊卻不需要承擔一傳等任務,只需要在進攻端盡情發揮,打出了相當不錯的效果,數據炸裂,意大利隊在她的帶領下也是狂歌猛進。

  我要說明的是我們中國女排目前這些姑娘整體一傳水平都一般,碰到強隊時能自保,不被對手衝散已是萬幸,這一點與意大利隊有明顯的差距。意大利人有足夠的保障條件讓埃格努整場只專注進攻,我們沒有這個條件,階段時間保障李盈瑩還湊活。中國女排與荷蘭隊一戰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些問題。

  這場比賽李盈瑩先後兩次上場,第一次上場是在首局我們還領先對方2分的情況下,她替換下張常寧上去發球,這本來是她的強項,但被對方輕鬆破解得分。後來郎平又讓她接一傳,也沒接好,被對方利用機會打反擊,恰巧又是打在她防守的區域。幾個回合之間,小姑娘的一傳和防守短板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郎平這次提前換她上來更多是爲了鍛鍊她面對強隊時打開局的能力。

  後來郎平第二次讓她披掛上陣,安排在第四局首發,這時候場上主動權已經被我們掌控,差不多是大局已定。荷蘭隊上下已經身心疲乏,憋着一股勁上來的李盈瑩對荷蘭人而言猶如餓虎鑽進了羊圈,大開殺戒!扣球9中7的神級效率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創造的,而她的強項發球也是轟的對手暈頭轉向,除了一個直接得分,還連續破壞對手的一傳,這一局李盈瑩單局貢獻了8分。另外她在一傳上也明顯比首局上場好很多,其中一個一傳居然上演自接自扣的霸氣表演,這已經是全明星的商業效果了。

  打荷蘭人兩次上場很直觀說明了現階段的李盈瑩一個實際情況,如果太早上去就會有兩個弊端,一方面對手身心沒有多少消耗,戰鬥力肯定處於滿血狀態,另外一方面我們小姑娘由於對自身某些技術環節不自信,導致發揮不容易打開。而如果等到對手有所消耗,李盈瑩在場下把對手打法也分析得差不多,並且需要起到變換節奏讓對手短時間適應不了的作用,郎平這時候派她上場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碰到強強對話的時候,張常寧首發是配合朱婷給全場比賽定基調,確保我們整個球隊穩定運轉,最大化發揮朱婷的進攻優勢;而李盈瑩上場就是我們一個變招,到一定階段開始變速升級進攻,打對手一個措不及防,這需要包括朱婷在內的其他隊友爲她保障一傳和防守,讓她最大化打亂處於身心疲憊狀態的對手節奏,同時還要高效拿分。所以我們有些朋友不要急於讓李盈瑩衝在前面打,郎平的用人之道還是相當精準獨到的,她首先要考慮球隊整體利益最大化,其次兼顧球員個人成長合理化。在這塊,不要說我們這些門外漢,就是放眼當今整個世界女排業內,又有幾人能出其左右?

  本文系擅先生團隊(精武工作室)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授權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