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明朝以前山东行政中心在青州,可后来为何选择到了济南?

  地理答啦认为,这个题目问的有问题,可能会误导读者——明朝以前没有山东省,明朝以前青州也不是整个山东区域的中心。

  首先,明朝以前没有“山东省”。

  “山东”这个词最早作为行政区划概念,是从金代开始的,当时的“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两个行政区划和在一起,与目前的山东省管辖范围大致相近,两者相互独立并不是一个整体,青州所在的位置在山东东路,并不是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的行政中心。

  到了元代,现在的山东区域与现在的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同属“中书省”管理,本身不是一个省,青州自然也不是山东省的中心!

  直到明朝,设立山东布政使司(习惯上称省),其管辖范围和管理体制才有了今天山东省的雏形,当然那时起省会就是济南,不是青州。

  其次,历史上的青州城,是“齐地”的中心,但不是“齐鲁”的中心。

  众所周知,山东统称叫做“齐鲁大地”,但齐和鲁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整体。山东大体上可以以泰山为界,泰山以北以东是齐地、泰山以南以西是鲁地,两者历史上归属不同的行政区管辖,即使是在上古的“古九州”划分中,齐地所在的“青州”,与鲁地所在的“兖州”,也不在同一个区域,就算现在的青州市是齐地“青州(古九州)”的中心,也不是鲁地“兖州”的中心。

  第三,不要把青州(古九州、相当于省)、青州府(相当于地级市)、青州市或益都县(就是一个县)这个概念搞混了!

  “青州”这个词,在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些不同的含义,不能简单的把历史上的古九州“青州”、青州府,与现在的县级青州市(益都县)混为一谈!

  最后,明代山东建省以后,为什么把省会设立在济南?而不是青州府益都县?

  这是因为明朝设立的山东省包括泰山南北的齐、鲁两地,济南的位置恰好能兼顾对两地的管理;同时,济南靠近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对处理好“治河”、“漕运”这历代王朝必须面对的两大课题有利。

  以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