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连云港青年,关注我

(北云台耸峙黄海边,山下为连云石城,远处为连云港入口)

北云台山下昔有小渔村,有人以烧炭为生,因名老窑。老窑与连岛隔海相望,中间海峡宽约12里,常有海鸟翱翔其上,嘤嘤不止,唤作嘤游门,亦作鹰游门。古代过往船只遥望北云台,山如巨轮,峰如桅尖,海鸟云集,山海壮丽不可名状。此处海门为海运必经要道,因此连岛庙湾处古有镇海寺,过往船家多进香祭拜,祈求海路平安。

(云台山与连岛之间,古为鹰游门海峡,今为连云大港)

清朝末年,筑路运动如火如荼。时任邮传部署理尚书、海州人沈云沛全力推动卞洛铁路向东延展至徐州、海州,并计划在铁路东端起点修筑海港。围绕着陇海铁路东方港口选址,“状元实业家”通州人张謇与好友沈云沛发生争执。其实无论是铁路直线距离、筑路成本、技术可行性,还是借款国(比利时、荷兰)的态度,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皆明确指向中原地区的东大门——海州。今天仍有港城人站在批判的角度看待沈云沛,认为其出于私利而力推陇海铁路建设,却忽略了清末民初诸多客观因素所起的决定作用,可谓是咄咄怪事。

(清末沈云沛着力推动全国铁路建设,人称“铁路大臣”)

(沈云沛、张謇、许鼎霖为“苏北三名流”,合力兴办实业)

民国初年针对陇海铁路东端海港选址,沈云沛提出了“组合港”理念,即以老窑为主港,灌河口、岚山头建设配套港。沈云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得到了港口测量队长、法籍工程师格锐奈实地勘测结果的支撑,也在今天得到了现实验证。1914年格锐奈撰写《对于西连岛建设陇海铁路口岸的说贴》,首次提出“堵西口”,修筑防浪长堤将连岛与大陆相连,截住泥沙进口,同时“留东口”作为海港入口,从而以连岛为天然屏障形成一个巨大的港湾。原来,备受争议的连岛大堤早在100多年前即已列为建港计划。

(在《建国方略》中,五条铁路汇聚连云港,百年后梦想即将成真)

在国父孙中山1919年成书的《建国方略》中,海州港列为北方和东方大港之外的四个二等海港之一,与营口、福州、钦州同受青睐。1923年陇海铁路修筑至海州,因资金问题停滞不前,却带动了大浦港的短期繁荣。由于临洪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大浦港无法靠泊大船,货轮搁浅沉没时有发生。1932年陇海铁路局推动铁路向东延伸,1933年修至孙家山,1934年全线贯通。至此北云台山下陇海铁路终点——老窑,热闹非凡,成为大型工地,连云港、连云市和连云镇也随之孕育而生。

(连云老街东西牌楼及孙中山纪念雕塑)

1932年新浦至老窑段铁路段启动修筑的同时,陇海铁路局与荷兰治港公司签署《建筑陇海铁路终点海港码头合同》。可是海港称呼成为一个难题,老窑港太为俗气,连岛港又不太准确。1933年国民政府铁道部指示可选取连岛、云台山和港口首字为名,得到了陇海铁路局长钱宗泽的支持,“连云港”这个带有诗意浪漫气息的名称横空出世。

(连云港火车站及老街富有特色的井盖)

(上海大旅社,曾是连云最好的宾馆,建国后为第三招待所,如今期待新生)

1935年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陈果夫主持省委员会第718次会议,明确“连云港埠设置普通市,定名为连云市”。对此,内政部依据《组织法》认为连云建市条件并不成熟。面对争议,行政院要求内政部、军政部、财政部会同江苏省政府审议连云建市的必要性。是年底,国民政府批准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为院辖市,杭州、济南、成都、广州、长沙、昆明、汉口、武昌、南昌、包头、贵州、连云为省辖市。鉴于连云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重要性,连云市刚呱呱坠地尚处襁褓之中,即已与诸多实力雄厚、历史久远的大都市齐名。

(远眺连云老街和港口,80年新旧对比,旧貌新颜)

1935年江苏省成立连云市政筹备处,陈果夫力邀曾任南京市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的赖琏任处长。这位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硕士,声名显赫。在他的高效运作下,市政建设专家严桂宏、土地专家张丕介等学者官员齐聚连云小镇,高起点规划城市建设。赖琏在建市工作报告中科学规划城市功能,明确老窑为港口区,墟沟为住宅区,大浦为工业生产区,黄九埝为行政商业区。

(海上云台山远眺连云港、连岛,集装箱巨轮正在出港)

从1933年开始,富有港口建设经验的荷兰治港公司,在港口南侧坡地先期修建了机械厂、木工厂等建港设施,并在山坳中修筑了果城里、十三道房等管理人员、工程专家、工人用房。1935年建成的陇海铁路的起点站——连云港火车站,由荷兰人设计,南京方纪公司承建,由三层办公区和十层钟楼区组成,为客货两用站。高达39米的钟楼,四面镶嵌大钟,整点为市民报时,成为连云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1936年港口一号、二号码头几经磨难终于建成,发电厂也投入使用,连云大港梦想指日可待。

(连云港火车站曾是连云港市的标志性建筑,39米塔楼矗立港口80余载)

然而弱国无国防,日本侵略者蠢蠢欲动,窥伺已久,建港之初即派出军舰对连云港及周边地区展开侦查,并拟定详细的登陆作战方案。1938年5月至1939年2月,为期289天的连云港保卫战在北云台山打响,两千余名日本陆战队员在航母等20余艘军舰配合下,疯狂向税警总团改编的第八游击总队和东北军57军112师阵地发起进攻。日寇虽连连失利,但仰仗舰载飞机和航空炸弹,对连云、墟沟、宿城、新浦、海州、板浦等城镇以及三元宫、法起寺等古刹频频轰炸。中国军人虽浴血奋战,然而面对日寇的合围之势,只能仓促撤离。正欲腾飞的连云港发展势头戛然而止,坠入深渊。沦陷期间,日寇利用连云港攫取、外运海州、枣庄等地区的盐、磷矿石、煤碳、铁矿石等战略物资达五千余万吨。

(北云台山曾经是连云港保卫战的主战场,至今仍有战壕、弹壳等遗物)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直接委任张振汉为首任连云市长,借用时任江苏省民政厅长王公屿的话,“这种特别,尚属罕见”。更富传奇色彩的是,这位张市长与蒋介石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同学,曾任国民党中将师长,1931年反围剿被红军俘虏,成为红军学校的教员,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受毛泽东主席委派,返回国统区负责统战工作,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1949年参加湖南起义回到人民怀抱。1947年张振汉到任连云市,在任一年多时间,提出了《连云市建设刍议》。刍议详细描绘了连云市的港口和市政建设规划,大胆提出将连云港建设成为“国际交通之枢纽,东方重要之水陆联运站”,计划用30年时间将连云市打造成为150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然而国民政府贪腐严重、内讧不断,再完美的计划也难以付诸实施。

(连云港的建设受到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连云港市有众多国企直属中央部委,如连云港曾隶属于交通部,淮北盐务局、锦屏磷矿、矿山设计院曾隶属于化工部,可见这些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此时的连云港,不仅是海港,也是渔港、军港,方圆一平方公里的连云小镇,弹丸之地,竟有港口工人、渔民、军人及家属数万人居住生活。1956年对外开放的连云港,外轮频繁进出,外国船员络绎不绝,友谊商店、船员俱乐部成了人们心中羡慕与向往的去处。

(连云老街七一广场,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之处)

正是因为连云港的重要性,196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连云港从一座港口的名称嬗变为一座城市的称谓。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外地人因为不了解连云港港口与连云港市区的差别,望名生义,直奔港口而去。坐火车的如此,开高速的亦如此,外地人如此,本地人亦如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人们,凭空往返了70公里,白白耗费了财力与体力。

(连云港背靠云台山,缺少堆场,如今多条疏港快速通道将货物及时转场)

改革开放后,连云小镇再也无法满足港口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陆续向西迁往空间更为广阔的墟沟。直到今天如何统筹港口、城市和产业对于土地的巨大需求,仍是制约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连云小镇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哗,石头城变得寂静与冷清,似乎成为山海尽头的闭塞之处。事物皆有两面性,正是由于暂时的落后,小镇的石头房子与石板路才得以保存。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老镇老街老房老路闪耀出人文光芒,别具风韵。

(连云港人民影剧院,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原为同乐戏院)

(云台路、临海路、胜利路等石板路保存完好)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火热的连云小镇,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一大批中式、欧式、中西合璧式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果城里、上海大旅社、陆军司令部、农民银行、人民影剧院等等,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以云台山的石材为建筑材料,结合砖木,打造出一座奇幻的“石头城”。1939年日寇占领连云港后,在小镇建造了许多协和式建筑。行走于云台路、临海路、胜利路等石板路,环望四周的石头房子,会有一种穿越时光的错觉。

(连云老街引进了非遗工艺品和美食项目,更接地气)

(连云老街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留影)

连云小镇西侧孙家山原有钓台,明代顾干“云台三十六景”之“钓台望月”,描写的正是此处美景,可惜毁于1977年采石筑港。钓台上原有隋、金、明石刻九块,其中隋代海州刺史王谟的题刻最为知名,“因巡来到此,瞩海看波流,自兹一度往,何日更回眸”。诗作意境悠长,让人心生感慨。如能将保存于市博物馆的钓台石刻拓片,再次镌刻于北云台山上,与诸多抗日石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是一桩幸事。

(农民银行,现为民俗工艺馆)

如今,连云老街、港口、海上云台山、连岛、宿城等联动开发,山、海、岛、港、城,八仙过海,各显魅力,“全域旅游”生机勃勃。连云老街以众多石头建筑为依托,以铁路、港口、陆桥、历史、非遗等文化为内核,古今结合,中外兼具,软硬齐备,受到越来越多游人的关注与认可。山海石城,连云小镇,时光荏苒,水调歌头!

(国民党警备陆军司令部,现为非洲艺术馆)

(连云老街吸引了众多青年男女)

(连云老街文化馆,门前广场为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雕塑)

(连云石城,因铁路而通达,因大海而兴盛,未来会更好)

共青团连云港市委员会官方微信

编辑:纯纯审核:孙小萌

官方微信:lyggqt 官方微博:连云港共青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前2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