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那美麗的山山水水,被稱爲十里畫廊的桂林陽朔可謂是名揚中外。因爲其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那麼秀麗的山水和俊俏的溶洞。這個五A級別的旅遊風景區其實除了這些家喻戶曉的風景類別和景點外,其實還有像如圖這般精緻另類的人文與自然完美配合出來的風景區---龍脊梯田。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距離桂林市區不到100公里路途的這片梯田,是在稱爲龍脊山上人工開發種植出來的梯田區域。雖然只被評爲四A級別旅遊景區,但是筆者認爲這個地方的景色和前往遊覽觀看的價值遠遠超過大部分所謂五A級別的旅遊區。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據考,這片人文和自然完美結合出來,還能喫的景區在2000多年前便開始慢慢被人類開耕發展起來。望着已經被切成一塊一塊的山脈仍然可以大致想像出原本山體的陡峭。

雖然人類爲了生存造就出這一片良田,但是也不得不感謝自然與大地的饋贈。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根據資料,龍脊梯田,廣義上又稱爲龍勝梯田。這裏現今居住着平安壯寨,龍脊古壯寨,黃洛瑤寨,金坑大瑤寨四個村寨。壯,瑤兩個少數民族共計約3000人左右的規模。現在居住在這裏的本地人不知他們的祖先經過多少代人和汗水才讓這片山脊擁有這麼多良田呢?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今天,這裏已經變成爲了小有名氣的旅遊景點和攝影景點。他們的後人開始這裏售賣門票,搭建了觀光索道,開設過夜的旅店和供遊客便利的小賣鋪。這是他們祖先們萬萬不會想能給他們後人帶來額外福利和收入的門路吧?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由於種植稻穀是按時節而定,稻穀生長也按四時變化而變化。所以這裏的景色也會隨着四時而變。

一般來說,即將到來的四月開始便要灌水插秧,知道六月左右。這裏的梯田將會是裝滿水的景色,嫩秧搭配着鏡面的水田,一格一格。如果遇上好天氣,日起日落的時候會是攝影者最喜歡的時刻吧。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接下來的盛夏,將是梯田全盛青綠的時期,朝氣蓬勃。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再過後,九月到十一月。也就是筆者前往的時間段。如圖,這裏已經是金黃成熟等待收割的稻米。時光繼續推移,冬天也許就沒有什麼景色了。如果人品爆發能遇上下雪。當然就另當別論。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如圖一位本地婦女從梯田間的道路走過,遠處僅是金黃的稻田。也許是這裏景點比較廣闊,將人流分散。進來後似乎並沒有多少喧鬧的遊客。其實和所有景點一樣,如果遇上熱門時間節假日進山的路還是一樣擁堵幾十裏。

既能看,又能喫。龍脊梯田的大飽眼福。

山間,稻田間。新建了很多房舍,這些都是作爲招待遊客的旅舍。畢竟,無論是想感受這裏的氣息還是想早晚拍攝到這裏的美景。在這裏住一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