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是人類內向自證的終極命題,物質科技是人類以外向探索反證自我的途徑與手段。

我是誰?我就是我;我是我父母的兒子;我是我兄弟的兄弟;我是我妻子的丈夫;我是我兒子的父親;我是我朋友的朋友;我是我同事的同事等等不一一列舉。回答是否錯誤?也對!上述回答是因相互參照產生的聯繫而存在的相對性關係。父母結合生我育我,因此是我父母;兄弟同爲我父母生育,因此是我兄弟;妻子和我結合繁衍生息使生命得以延續,因此是我妻子;兒子爲我夫妻二人生養,因此是我兒子;朋友與我志趣相投,因此是我朋友;同事與我一起工作,因此是我同事。

上述回答沒有涉及“我”獨立存在的本質,也沒有觸及“我是誰”的人的本根。和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是物質間相互參照形成的理論,相對論的理論基礎是物質存在。什麼是空間?物質間相互參照形成的距離構成空間;什麼是時間?物質間距離因物質活動而變化的歷程就是時間;什麼是速度?距離變化的效率就是速度。生長、衰敗、死亡也是一種物質間距離的變化。物質迴歸到一元本質後參照對象缺失時空間就不存在啦,歸於虛無時意念所至即爲到達。如果要徹底闌述“我是誰”就必須以一元本質去解釋。

西方哲學的奠基人柏拉圖一生都孜孜求索“我是誰”,當他有悟到一元本質時創造了“洞穴論”。可是人們向意境的反方向去領悟,爲真實的一元本質戴上物質枷鎖去追求物質表象(投射在洞穴上的影子)。真理是普遍性的但也是唯一性的,唯一性就必須是在一元本質的基礎上成立的。

我是誰——追根溯源

什麼是影子?

一元復始,二元復生,循環往復,推陳出新、幻化萬千。

宇宙很大,大到廣闊無垠;宇宙很小,小到不存在任何空間。人類探索須具備兩個方向,向內自證自我至一元之本謂之微觀;以物質爲介向外探索無垠空間謂之宏觀。兩者相輔相成,微觀探索前進一步也會促進宏觀探索向前一步;微觀方向的錯誤將成爲人邁向無垠宇宙空間的桎梏。

任何事物發展都必須從無開始,一元就是無,也是空亦可稱之爲天,表示之爲0;一元復始乃是始於一元的變化得二元謂之有,有也是色亦可稱之爲地,表示之爲1。二元復生是有無結合復而得生,表示之爲(0+1)。(0+1)生生息息、新陳代謝,循環往復、幻化萬千、衍生萬物,人是(0+1)的n次方。宇宙是一元宇宙,也是二元宇宙,亦是三元宇宙。二元宇宙裏1相互間參照形成的距離構成宇宙空間,三元宇宙裏(0+1)的活動變化形成了時間。所以人是生存在三元宇宙裏的。

空間是1構造的,時間也是以1爲具象形成的,1就是0幻化形成的洞穴裏的影子,真正的本質是0,人的一元本質亦是0。當人歸0時宇宙也歸於一元,時空就不存在啦,意念所至即爲到達。人的生就是一段段的旅途,人的死亡其實是迴歸和重新旅途的起點,當人逃脫生死輪迴真正歸於0時就是走出物質的現實世界擁有宇宙的開始。父母的結合生育是物質體的生長變化,在母體內0與1結合復生纔是一段生命旅程的起點。人最終的意義就是生於無,歸於無,拔開物質幻象返璞歸真。

我是誰——追根溯源

生於無,歸於無

我是誰?人自證自我的過程充滿孤獨和寂寞。不爲五色所盲,不爲五味所迷,以腹爲目,抑五欲以正五心。

其實我也做不到,堅守本心時在孤獨和寂寞中也充斥着掙扎與痛苦。光怪陸離的夢境有時比五彩繽紛的現實世界或許更真實,無數次重複的夢境:從無盡的黑暗通道墜落卻不知身落何處,醒來時似夢非夢。帶着自問懷着稚氣用自己的靈魂去試探和觸摸這個世界卻容易變成異類,在孤獨和寂寞的恐懼下戴上違心的面具去迎合這個世界,似乎帶來更多的糾結和煩惱。

之於“我是誰”有所悟時,如果這是上蒼的安排,也會戾氣頓生咒罵上蒼,給我一顆躁動的心卻總帶來失望與苦惱。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割捨不下的是對家的牽掛,對家人的責任,他【她】賦予的信任。我想改變這個色彩繽紛、精彩紛呈但又爾虞我詐、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又忍不住嘲笑自己是否像不自量力的唐詰柯德無所畏懼但又無濟於事的衝刺着,時不時伴隨着阿Q式的自我慰藉。

道不盡------我怕我恐懼我會迷失本心找不到靈魂歸去的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