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10日,以“知行合一 祖國統一”爲主題的首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峯會在福建平和召開。來自海峽兩岸及海外近百名專家學者參會,以陽明文化爲媒,共同探討弘揚傳承陽明文化的時代價值,增強兩岸文化交流和認同。

王陽明,名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軍事家。在他的奏請下,明朝廷於公元1518年設置平和縣,今年是平和縣建縣500週年。平和是福建著名僑鄉和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峯會期間,來自海峽兩岸的陽明學專家學者通過主題演講與對話,圍繞“從文化自信看知行合一與祖國統一”、“聖人創縣與社會治理”等議題,就海峽兩岸陽明心學溯源、王陽明的軍事思想、陽明心學的思想特質與祖國統一、陽明奏請設縣平和的歷史以及對當代社會治理的價值和借鑑意義進行深入的探討。

福建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峯表示,

兩岸文化同根同脈,陽明文化的普世意義在臺灣被廣爲傳誦,陽明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文化。加強兩岸陽明文化交流是溝通兩岸人民感情,加深臺灣人民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爭取臺灣民心的又一重要載體。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執行副祕書長蔣曄指出,

從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一直到現在,以平和爲代表的閩南地區人士大量進入臺灣,把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傳播到臺灣,平和與臺灣的關係非常密切。今天弘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就要深入思考平和與臺灣的關係。

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林安梧認爲,

陽明學繼承了孟子學的精神,陽明學繼承了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詮釋了《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在人心,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整個活動以平和的歷史與現代爲背景,以陽明心學爲橋樑,以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生動地展示了福建與臺灣的文脈相連,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和平統一大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王陽明文化中心主任、北京三智文化書院理事長高斌在閉幕上致辭,並宣佈第二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峯會將在臺灣舉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