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7日,我市涪城、遊仙等地下起了一場大暴雨,暴雨造成遊仙鎮文勝村鶴林原山小區一處堡坎垮塌。現在,那場暴雨已經過去近三個月了,垮塌處修復了嗎?昨天(10.9)小直來到了垮塌現場。

  走進文勝村鶴林原山小區,直播綿陽記者看到,大門右側的一棟房屋前,豎起了高高的鐵製擋板,被擋板遮住的地方,原本是一條5米寬的道路。但是在7月27號的暴雨中,道路被沖毀,形成了一個垂直落差八米的滑坡。

  “我看見柱子在偏,整個堡坎翻天覆地都下去了。這條路也跟着垮了60多米下去。” 居民康紀松目睹了全過程。

  道路垮塌後,只剩下了一半的水泥地面,而且水泥面下基本都已懸空,無法過人。行人和非機動車只能從擋板和樓房之間不足兩米的通道經過,垮塌點附近一戶居民的汽車在暴雨前停在家中,到現在都無法駛出,已經積上了厚厚的灰塵。

  垮塌的道路與房屋緊緊相連,也讓住在這裏的居民十分擔心。“我們就住在垮得最兇的那個地方,現在到了下雨的晚上,覺都睡不着,擔心的很,特別害怕房子也垮了。”居民楊科斌說。

  住得稍遠的居民,雖然不用擔心生命安全,但垮塌的道路,讓他們的回家之路變得曲折。

  居民楊秀容說:“我們住在路那頭,必須要從這裏過。但是路這麼危險,就怕孩子不小心滾到下面去了。要不然就要走那邊很遠去繞 ,來回要多花半個小時。”

  居民盼望道路儘快恢復,那居民的心願什麼時候能實現呢?小直找到了文勝村村主任楊萬貴。據他介紹,今年夏季的暴雨造成一大批災害損失,國土部門正分批完成治理。鶴林原山這處垮塌被納入第二批次治理中。

  “因爲所需資金過大,第一批治理納入不進去,要納入第二批治理。現在第二批還沒有正式啓動。目前鎮上也在持續跟進這個事情,國土部門也表態,說第二批第一個點就會對這裏進行治理,他們現在正在跑手續。”楊萬貴說。

  國土部門已經介入,那麼第二批次的治理什麼時候開始啓動,居民何時能睡上一個放心覺呢?小直又來到了遊仙鎮鎮政府諮詢。

  遊仙區遊仙鎮副鎮長李世斌向小直介紹:“針對鶴林原山小區的情況,因爲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比較嚴重,我們8號已經給區國土分局去了一個緊急請示。區國土分局近期要召開局委會,進一步研究,對我們這個點進行一個先期的整治。”(綿陽廣播電視臺記者:王海波 吳佳君)

  小直說:既然這一災害點涉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治理才更是迫在眉睫。用圍擋擋起來了,可能我們就不能直接看到這個塌方點是多麼嚇人了,但是並不代表危險就不存在了。我們理解治理會有資金各方面的困難,但我們也能感受到居民心驚膽戰的生活,希望相關部門儘快落實,將垮塌點修復,讓居民們恢復平靜、安全的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