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舉着治病養生旗幟的保健品銷售大行其道。由於認知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很多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陷阱,花費大筆的錢換回一堆價格不菲、用處不大的 “保健品”。租住在中央城小區的王老先生也曾準備花2萬元購買保健品,不過在取錢時被銀行工作人員阻攔打消念頭。

日前,72歲的王老先生特意來到報社講述這段經歷,一方面感謝細心暖心的銀行工作人員,一方面也提醒和他一樣的老年人防範消費陷阱,謹慎購買保健品。

王老先生是淮北人,兒子兒媳都在外地工作,爲了照顧還在蕪湖上學的孫子,一年前,他和老伴不得不從淮北老家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蕪湖生活。接送、照顧孫子之餘,王老先生時常在市區轉轉,打發時間、散步鍛鍊。約2個多月前,他和老伴正在長江路閒逛時,一位正在發傳單的年輕姑娘攔住了他們,彎腰鞠躬、熱情告知,“附近樓上有個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活動,可以去看看。”聽說有活動,抱着看熱鬧心情的王老先生和老伴便跟隨年輕姑娘上了樓。

來到樓上,王老先生才發現是保健品促銷活動。保健品豐富多樣,有口服液、有藥丸,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促銷力度也大,用年輕姑娘的話說,“在外地賣4 萬,這次促銷2萬5,如果跟領導爭取爭取,2萬可能就買到了。”恰巧,王老先生正是三高人羣,每天都要喫藥。再加上優惠大,從未買過保健品、覺得賺了的王老先生有些心動,有意購買。不過年輕姑娘表示“領導今天不在,還要跟領導申請”,並先送了一塊香皂,建議改天再來。

可能是被促銷吸引,第二天,王老先生和老伴又如約而來,領到了一盒牙膏。第三天,經過“領導批准”,終於得到了2萬元的優惠。王老先生回憶,當時身上沒有過多現金,他先是交了100元定金,隨後,年輕姑娘和另外一位同事便打車帶他和老伴到銀行取錢。“太熱情了,打車的路上,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於是,王老先生特意選擇到離家較近、服務態度好、自己熟悉的蕪湖揚子農村商業銀行中央城網點。平時王老先生常到該銀行看報紙,幾位工作人員也都認識他。一看要取錢,還是2萬元不小的數額,大家便詢問做何用處。

“沒想到,年輕姑娘讓我說是給孩子交學費用。”王老先生坦言,他有些尷尬,不想撒謊,此時,熟悉王老、一直很細心的銀行協理董婷婷在旁詢問是不是買保健 品,還和主任聶小惠一再提醒他謹慎購買,可別上當了。恰好,存單還沒到期,銀行堅決不讓取,年輕姑娘卻還要帶他換個網點再取。這麼一折騰,王老先生徹底打消了購買的念頭,並要回了原先交納的100元定金。

再次回憶這段經歷,王老先生直感嘆,多虧銀行工作人員及時阻攔,不然等錢取出來買了保健品後反悔就來不及了。王老先生曾是一位退休教師,爲此他還特意寫了一段打油詩表揚待人謙誠的董婷婷。

10月10日下午,記者也找到了王老先生一再讚歎的董婷婷。提及此事,她淡淡一笑。“應該做的,我們一般都會及時向客戶 提示風險,何況是像王老這樣的老年人。”董婷婷坦言,尤其是老人取錢、匯款時,工作人員更會提示“謹慎向陌生人匯款,以防詐騙。”當天,一看有陌生人跟着王老一道取錢,她便覺得不對勁,便悄悄提醒多次,在此,也提醒廣大老年人和消費者,保健品不是藥品,購買一定要適度。

熱線主持人:範文娟

聯繫方式

電話:3838110

微信:283372042

短信:18155330790

APP:今日蕪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