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 Pacific Capital總裁、首席執行官席夫(Peter Schiff)認爲,聯儲最合理的選擇其實本應該是加息,直接“戳破泡沫”,但是聯儲的真實行動卻與此相反,關鍵在於,他們還會持續降息直至零利率,並且再度啓動量化寬鬆——遺憾的是,這些還是不足以讓美國經濟免於即將到來的大潰敗。

  現在,金融市場最不缺乏的就是焦慮情緒。在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減緩,企業盈利面逐漸惡化,以及一系列國內外變數的大背景下,許多人都認爲美國已經創造歷史的十年以上牛市或許已經走到了晚期。

  歷來以空頭立場聞名,曾經準確預見到次貸危機和之後全球金融危機的席夫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員,甚至還比多數人走得更遠。他說,美國經濟正在向着一場災難飛速滑落。

  席夫做客財經網絡廣播Quoth the Raven時表示:“我們將要面對的衰退,會比十年前的‘大衰退’更加嚴酷。我想,就算量化寬鬆也不足以抵消衰退的影響,更不必說還有企業盈利的下滑,債務信用品質的惡化等等。”

  這樣的預測不可謂不大膽,畢竟大衰退已經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和金融災難了。在近百年前的大蕭條期間,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失去了工作、住宅和畢生的積蓄,美股市場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價值。

  然而,席夫的確認爲下一輪低迷週期要比大衰退更可怕,而他做出這論斷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聯儲已經失去了效力。

  當下的特定麻煩就在於,市場已經習慣了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過低的利率持續了過長的時間,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帶來的好處。投資者必須明白,那些可以造就繁榮的政策一樣應該爲繁榮的終結負責。

  可是,當危機時代真正到來,大家就會發現,聯儲軍火庫裏的儲備是高度不足的——席夫說,他們屆時也會試圖採取措施來減輕損害,但是其效用註定將是極爲有限的。

  “這不是聯儲會再降息50個基點還是75個基點的問題——他們會一口氣降200個基點。”席夫直言,“利率會直接變成零。關鍵是,這還遠遠不夠。”

  在已經降息之後,面對經濟繼續下行的局面,席夫認爲聯儲就會嘗試再來一輪量化寬鬆。然而,他擔心的是,就這樣依然不足以讓市場得到保全,相反,各種量化寬鬆的計劃外後果會紛紛顯現出來,比如衝擊外匯市場,顛覆美元。

  “美元將受到嚴重損害,因爲強勢美元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個我們將擁有更高利率的謊言基礎上的。”他解釋道,“當你戳破這個謊言,美元就將開始下滑,而且再沒有剎車可言。”

  爲了針對上面這些潛在的風險,席夫的投資組合目前已經有半數左右投入了黃金股票——這幾乎是一種世界末日式的資產配置方案了。除了重金屬敞口外,席夫還持有海外股票、外國貨幣等針對美元貶值前景的投資。

  “不論國際局勢,就美國國內而言,衰退也是遲早要來的。現在的環境已經喧鬧異常了,泡沫正在開始破滅。聯儲此前的加息操作已經在戳破泡沫了。”

  回顧之前幾年的加息週期,不難發現,聯儲剛一開始加息,市場就出現了劇烈波動和強大賣壓。這反過來正坐實了席夫指出股市一直以來都是聯儲人爲支撐的論斷。現在,聯儲正在瘋狂地倒車,因爲他們看到了只要貨幣政策稍不如意,市場就會以怎樣的拋售應對。

  可是,破壞業已造成了。席夫說,在失去聯儲支持的情況下,美股市場的前景是不會美妙的。

  事實上,不單單是席夫感到緊張,美國銀行的經濟學家們也表達了他們的憂慮。他們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近十二個月發生衰退的可能性已經升高到了三分之一。

  這些經濟學家們指出,三月期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反轉的程度爲2007年以來所僅見,汽車銷售、工業產出、總工時等都增長乏力,更不必說國際局面的影響了。

  美銀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梅耶(Michelle Meyer)在報告當中寫道:“在這個節點上,我們憂心忡忡。一系列早期指標都開始發出衰退風險正在增大的信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