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成都市金牛区第五批援藏干部正式出发,奔赴对口援助的石渠县。他们将金牛区援藏干部的数量改写成117名。

  10日上午,金牛区召开援藏工作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深入学习前四批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从2010年至今,金牛援藏干部在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县引进了第一家企业、建起了蔬菜大棚、教会了针灸技术传人,还搞起了淘宝店培训,石渠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公服水平全面提升、群众收入日益提高,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金牛援建洛须镇新居

  石渠招商“0”的突破

  2016年9月9日,王建江作为领队,带领金牛区第四批援藏干部一行27人从玉树下了飞机,直奔石渠县,开始在石渠县的工作。

  国庆大假,他们冒着高反严寒,开展大调研,谋划着开局工作,了解到成都天地网公司要在甘孜州建立两个中藏药材基地的消息。“这个项目非常符合石渠产业发展方向。”机不可失!王建江和团队立即想方设法联系上公司,经过多方拜访、沟通、协调,成功邀请到天地网公司的负责人到石渠实地考察。

  援建干部紧盯援建项目进展

  2016年11月9日,王建江把天地网公司负责人龙兴超一行接到石渠县城,又忙着安排布置第二天的考察。另人意外的是,当天晚上凌晨3点,王建江接到龙兴超的电话,要求返回成都。“他在电话里说要回去,因为他高反太严重,又有高血压,一分钟也无法入睡。”“招引项目很重要,安全更重要!”王建江说。

  天一亮,王建江赶紧把龙兴超送到海拔较低的石渠县洛须镇。还好,来到这里,他高反减轻了不少,坚持看完了项目,又听取了我们精心准备的介绍,最终确定了投资意向。

  半年以后,项目合作协议成功签署,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石渠实现了招商零的突破。

  更有意思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天地网公司两位重要负责人还郑重地向石渠县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示要以党员的标准参与脱贫攻坚。

  天地网签约仪式现场,石渠招商实现零的突破

  看守蔬菜大棚 村民放弃挖虫草

  在石渠县挂职期间,李明康被选派到石渠县奔达乡格绒村担任第一书记。

  藏族群众饮食多以糌粑、牦牛肉、奶制品为主,村民买蔬菜最近也要到距离村子64公里的洛须镇或者是70多公里以外的青海省玉树市去,价格较贵还不新鲜。“能不能在村子里盖个大棚?”2017年10月,李明康从金牛区建交局争取到8万资金后说干就干,用20天时间,建起了一个24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

  在茫茫雪域高原,蔬菜大棚可是宝贝啊!李明康回忆,在村民上山挖虫草的季节,村里62岁的仁清拉姆主动看守大棚,每天下午都去浇水、除草、扶起倒下的藤蔓,没有孩子的她就像照管自己的小孩一样精心看护着这些蔬菜。

  蔬菜大棚第一次丰收的时候,一大早,村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大家聚集在大棚前,刚摘的小白菜、瓢儿白、筒篙、萝卜、生菜摆放整齐,家家户户都可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到这些新鲜蔬菜。卖菜收入也有重要用处,一半留出来用作村集体资金,一半当补助资金分给村里的精准扶贫户。

  金牛区援建色须公路

  建起微党校 培训淘宝店运营

  7月底大学毕业参加工作,8月就被选派去石渠援藏……2017年底,周家全把金牛“微党校”带到了石渠,分校就设立在色须镇。那时候,色须镇上才刚刚通网络,有了手机4g信号,但镇上没有上课需要的电子设备。

  怎么办呢?周家全和色须镇的年轻副镇长杨波一起合计,想到了办法。他们用一台电视机,两台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组建了一套简易的甚至简陋的双向直播系统,才完成了第一堂“微党课”。

  第一堂课就让给当地农牧民和乡镇干部带去了震撼。“我记得,当时请的是四十四中的老师,讲解淘宝店的建立和运营。”新颖的形式、扎实的内容,农牧民党员和乡镇干部们的眼中闪着星光,满是好奇。

  目前,依托金牛商贸业重点企业的技术支持,石渠县已经开起了自己的网店,电子商务业务正在蒸蒸日上。

  成都商报记者丨刘友莉

  实习编辑丨陈怡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