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光遠; 圖/李社黨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送九月九與重陽節到底有什麼聯繫,不是很清楚。南韓村人在重陽節好象沒有特別的活動,對送九月九卻非常重視。

送九月九,也叫“追節”或“追姐”,是舅舅家的一項責任,送的可以是棗糕、花糕、柿子等,取走高、人往高處走、事事如意的意思。

我小時候見的最多的卻是送“大(音duo)饃”,在“提貨籠籠”裏裝12個,可能跟十二屬相有關。“大饃”用發麪蒸成,取一塊發麪,擀成厚不足半寸、直徑4-5寸的圓餅,在一邊抹上一點棉籽油,對摺,再彎成馬蹄形,用梳子在頂上扎幾排小眼,上籠蒸出來。可能因爲比一般的饅頭要大一些,故名,也可能寓意着祝願親戚家比一般人家要大而殷實一些。

送九月九的時間大約在忙罷略靠後一些,但必須在九月九日之前,送的人可以是舅舅,也可以是舅舅家的其他人。兩家人見面也無非說些家長裏短的話,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親戚見面說說話,聯絡感情。

送九月九還有一項特殊的意義,“不追九月九,親戚兩丟手”。親戚始於婚配,而結束於不再送九月九。聯姻的一輩百年之後,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子孫關係漸疏,老舅舅家不再有人來送九月九,親戚關係即告結束,不用再每年走動了。

來源:公衆號微視興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