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零距離體驗,你會愛上這些傳統文化

說到非遺文化,

我們大朗的

龍舞、獅子麒麟表演、木偶戲、粵劇等

傳統文化項目表演聞名國內外,

鎮內各校都會不定時邀請非遺傳人進校園,

弘揚傳統文化。

近日,大朗這兩家學校可熱鬧了。

小學生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

今天上午,大朗第一小學通過與市文化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合作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給學生帶來了一場豐富的非遺文化大餐,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活動以一場生動“醉獅”表演拉開序幕,隨着鼓鑼聲變化,演員把獅子醉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跳、騰、躍等動作也層出不窮,引得全場沸騰,學生們紛紛拍手稱妙。

此外,活動還有墟市義賣以及“茶山公仔製作”、“木偶表演”、“醒獅表演”、“粵劇講座”、“莞草編織”、“燈籠仔製作”等6個非遺文化項目體驗。

精彩的表演更受到了學生們的熱捧。

學生 丁林烽:我參加完非遺(活動)以後,我要愛護自己的中國傳統玩具。

學生 楊璟奕:醒獅(表演)比較有趣,因爲那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學生 徐浠橦:今天學校開展了這個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活動,我對這個活動感受非常深,我希望在學習中能多瞭解這個非遺文化,並把這個非遺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學習到非遺文化。

據瞭解,第一小學是我鎮首個與東莞市文化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合作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學校,並在全校44個社團中特別增設了醒獅社團、莞草編織技藝社團、茶山公仔技藝社團、燈籠仔編織社團,旨在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學習與體驗,瞭解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文化。

第一小學非遺社團團長 傅麗霞:引進這個非遺項目,除了孩子在學習的平臺之餘,他還會學到我們非遺的一些傳人的這些製作方法,也把我們這個非遺項目也可以延伸下去,然後傳給我們小孩子的這一代,這樣的話,我們把這個非遺項目就會越辦越有特色,我們還會在他的基礎上面稍作改進,希望在我們學校會開花結果。

木偶戲進校園,傳統文化植童心

爲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文化傳統的魅力,感受生活中好、壞、善、惡,爲人處事、做人的道理,10月10日,巷頭小學少先隊邀請了巷頭木偶團進校園,爲學生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盛宴。

巷頭木偶團演藝人員首先介紹了木偶戲和巷頭木偶戲的歷史,組織學生觀看節目《夢迴太湖》,最後,還手把手教授學生學習操作木偶。

此次活動簡單而意義深遠,在這個傳統文化漸漸被遺忘的時代,巷頭小學給學生帶來的活動不僅僅讓學生了解了傳統文化知識,還喚醒了學生心中塵封已久的傳統文化意識,也讓這一民間藝術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來源:大朗電視 黃曉玥、大朗第一小學、巷頭小學

編輯:蟲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