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隆平高科董祕尹賢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核心管理團隊正努力籌措資金支付剩餘業績承諾補償款。8月12日晚間,隆平高科就核心管理團隊業績承諾補償事項發佈進展公告。

(原標題:隆平高科“軍令狀”剛性兌付 核心管理團隊將自掏腰包補償1.13億元 )

立秋後,昔日立下的“軍令狀”開始清算了。

8月12日晚間,隆平高科就核心管理團隊業績承諾補償事項發佈進展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到核心管理團隊支付的業績承諾補償款2243萬元。

據測算,因2014年至2018年度合計淨利潤與承諾業績存在一定偏差,核心管理團隊最終需以現金向上市公司補償1.13億元。隆平高科董祕尹賢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核心管理團隊正努力籌措資金支付剩餘業績承諾補償款。”

此外,這部分核心管理團隊會否因籌措上述業績補償款而減持公司股份?對此,尹賢文表示:“高管普遍認爲目前公司股價沒有反映公司的合理價值,惜售情緒明顯,除個別高管確實有個人融資需求外,目前沒有接到未公告的管理層減持計劃。”

自願簽下“軍令狀”

2014年9月份,中信集團擬通過定向增發入主隆平高科。同時,爲進一步增強核心管理團隊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公司與核心管理團隊簽署了《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公司核心管理團隊關於業績承諾及獎懲方案的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對2014年至2018年實現的淨利潤及相應獎懲方案等事項進行了約定。

2016年1月份,在定增募集資金較原協議減少約4.9億元的情況下,上述核心管理團隊仍自願與上市公司重新簽署協議,承諾2014年至2018年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6億元、4.9億元、5.9億元、7.7億元和9.4億元。

之後,公司又陸續披露了相關補充協議,扣除投資陶氏益農巴西特定玉米種子業務(巴西隆平)所產生的投資收益及投資佔用資金財務費用等方面對淨利潤的影響。

“當時中信集團入主上市公司,基於行業發展的情況還有中信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國際化管理經驗以及公司持續增強的產業競爭能力,核心管理團隊對上述業績承諾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尹賢文告訴記者,“不過之後的一些宏觀形勢以及政策變化是公司始料未及的。”

財報顯示,隆平高科2014年至2018年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3.62億元、4.91億元、5.01億元、7.72億元、7.91億元。最終淨利潤實現情況與承諾業績存在一定的偏差。

“近年來國家調減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取消玉米臨儲政策、下調水稻最低收購價等政策的實施對國內種子企業業績影響較大。”尹賢文說道。

據統計,除隆平高科以外的主要9家種業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8年淨利潤複合增速爲-8.14%。相比之下,隆平高科2014年至2018年仍逆勢實現了淨利潤年複合增速21.58%的增長。

尹賢文認爲:“公司淨利潤複合增速明顯跑贏大勢,並提前兩年實現躋身世界種業企業八強的目標,這與核心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息息相關。”

“業績承諾沒有達到主要是因爲一些客觀因素,高管團隊的努力還是有目共睹的。”尹賢文補充道,“至於剩餘的業績補償款,高管將通過自有資金來補齊,除已經公告的兩位高管因自身資金需求將減持部分股份外,目前沒有接到其他高管減持股份的計劃。”

短期承壓不改長期增長趨勢

對於隆平高科暫時面對的行業現狀,尹賢文表示:“公司正抓緊時機苦練內功,夯實業務基礎:在戰略方面,集中優勢資源聚焦種業,持續做強做大做優;在科研創新方面,不斷提高研發效率,夯實核心競爭優勢;在管理體系方面,持續提升系統化能力,加快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水稻種子銷售保持平穩態勢。玉米種子方面,公司在併購陶氏益農巴西特定玉米種子業務一年多後,通過深化管理,控本降費,在自身經營以及業務協同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雖然短期巴西隆平對財務費用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個項目的長期投資價值還是非常明確的,既符合我們的國際發展戰略,也對國內玉米種子業務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尹賢文說道。

資料顯示,隆平高科具備良好的業務基礎和較強的核心競爭優勢,目前雜交水稻種子業務領跑全球市場,玉米、辣椒、黃瓜、穀子、食葵種子業務在國內市場也始終保持在第一梯隊。

中金公司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稱,隆平高科當前正處於經營調整期,短期增長預期降低,但長期增長邏輯清晰,其中水稻制種業務護城河加深,玉米制種業務在整合完成後有望打開增長空間。中金公司表示,投資者需繼續等待隆平高科業績拐點,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