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丹丹 罗人杰 李云胜

第六届中华灯谜节暨第二届中华元宵灯谜节明年将在合肥举行,这个消息一出,我们就来到合肥市工人文化宫,采访到了合肥市灯谜协会的相关负责人。

话题是从茶几上的那本《庐州虎迹》杂志开始的。合肥市灯谜协会会长吴家宏解释道:“因为猜灯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像驯服老虎一样难,又因为猜灯谜是文人的趣事,故灯谜又称做‘文虎’。”

灯谜文化近几年在合肥发展迅速,正因为这种发展劲头与合肥所有喜爱灯谜人的努力,“第六届中华灯谜节暨第二届中华元宵灯谜节”这一被称为灯谜界“奥运会”的赛事才得以在2019年初由合肥举办。

庐州灯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合肥著名的诗人江云龙、阚轶群、鲍庚等均是制谜高手。这些方家对庐州灯谜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肥东籍作家江云龙,曾发表很多著名谜作,但由于史料记载的原因,其作品没有很好保留下来。民国时期阚轶群,安徽合肥人,南社社员,著名的编辑,谜家。曾供职于两路局,代表作品《评点笺注古文辞类纂》。祖籍歙县棠樾的鲍庚是民国时期北平射虎社的成员,在合肥任县令时常于元宵节期间置谜悬猜,与民同乐。

还有“俭德储蓄春灯社”,那是一个汇聚大批“谜家”的民国社团,成立于1923年,会员分为责任会员与特别会员两种,共40余人。其中现已知安徽的谜家就有八人,分别是:胡惠生、朱尊一、朱端甫、胡寄生、胡朴安、胡寄尘、胡𣲗平、阚轶群。

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就是一个灯谜爱好者。她除了灯谜外还酷爱昆曲,因此,她所做的谜语都是有关于昆曲的。可以说“张二姐”是昆曲灯谜两不误。

除了名人大家的传承创作之外,清末时期,每逢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合肥的城隍庙到文昌宫再到鼓楼的一路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人们欢歌笑语,喜聚一堂。猜灯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路旁挂满了贴上谜语的花灯,供市民观灯猜谜。

合肥在解放以后,群众性的灯谜活动更是遍布城乡,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文化色彩。当时不断有民间灯谜协会成立,其中“合肥市灯谜协会”的成立,可以说得上是合肥灯谜史上的里程碑了。

1981年,由吴仁泰先生倡议,合肥市工人文化宫范淑敏女士经办,成立了合肥市工人文化宫旗下的灯谜研究组,1993年更名为合肥地区职工灯谜爱好者协会,2001年向合肥市民政局登记为合肥市灯谜协会。

合肥市灯谜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要举办全市性的灯谜展猜活动。“谜协”先后曾举办过“精神文明建设”灯谜竞猜;一至三届全市职工灯谜竞赛;“储蓄杯”、“保险杯”灯谜竞赛活动等。“谜协”还多次参加市群艺馆举办的春节文化活动。

“1984年10月11日至17日,合肥市工人文化宫组织筹划举办了首届‘庐州谜会’,邀请了上海、南京、兰州等14个省市自治区29个城市的96名代表参加会议。此次谜坛盛会已被载入《中华谜语大词典》之《谜坛大事记》中。”曾任合肥市灯谜协会副会长、第二代“庐州灯谜”传人朱旭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不仅如此,合肥市灯谜协会还自主创刊编辑了《庐州虎迹》、《庐阳商灯》两种谜刊,且由原来的年刊转为现在的季刊,共发表灯谜作品25000多则,灯谜文章50多篇,连续10年获全国“十佳优秀谜刊”称号,并在交流中受到海内外谜界的好评。

作为一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群众灯谜队伍,“市灯谜协会”先后参加在北京、上海、武汉等10多个城市举办的谜事活动。先后接待过香港刘雁云、台湾叶明冬、肖瑾瑜等知名谜家。在漳州举办的“首届中华杯”灯谜艺术节上,“市谜协”获团体总分第三名,个人制谜第四、第七名,团体制谜亚军等6个奖项。1994年参加在南昌举办的“滕王阁谜会”,进入决赛圈。

提到庐州灯谜不得不提到灯谜界的泰斗——吴仁泰和力促其发展、享誉全国灯谜界的“范大姐”——范淑敏女士。吴仁泰老先生是“谜协”的发起人之一,吴老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名誉顾问,研究灯谜50余年,制谜数千则,发表过灯谜赏析文章1000余篇。谜协如今的成绩也得益于吴老和“范大姐”的辅佐,现任市谜协会长吴家宏也是吴老的弟子——第二代“庐州灯谜”传人。

“改革开放后,每个人都在考虑怎么为灯谜做些什么,因为我是一名老师的缘故,某一天就突然想到可以培养学生们对灯谜的兴趣。”合肥市灯谜协会会员仲慧芬这样说道。

仲慧芬在合肥市五一小学担任老师,为了培养学生们对灯谜的兴趣,2009年,她在校内正式成立了“五一灯谜社”,在课下时间教社团成员们有关灯谜的知识。

后来,仲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庐阳区参加社团比赛获得了“最具潜力奖”。2013年下半年,云南卫视筹办节目“中国灯谜大会”,需要几名学生选手。仲老师便将学生们在社团比赛活动中录制的视频发给了节目组。节目组看了视频后便打电话与视频中的学生们沟通,最终有两名学生被选中去参加节目。这两名学生在冲关时都战胜了对手,并成功闯关。

灯谜事业在合肥蓬勃发展,“合肥灯谜”的品牌盛放出璀璨的光芒,以吴仁泰先生为首的学者型谜人团队,在谜著和谜作上可谓硕果累累。

2013年“庐州灯谜”成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正在走向省级非遗大道上。以吴家宏、朱旭铭、陈清远(第二代“庐州灯谜”传人)、骆岩、陈万星、王宇俊和仲慧芬等为骨干的一大批中青年谜人活跃在当今谜坛上,同时他们也是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州灯谜”的传承人。协会成员多次参加竞赛并获得殊荣,团体奖项,个人奖项多达50余项。灯谜下基层、进社区、走商家,红红火火闯庐州。

“起初灯谜工作并不是很好组织,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我在合肥市五一小学工作,偶然的机会让我想到,可以培养学生,让学生做我们的接班人!2008年成立灯谜活动小组,成员少且对灯谜文化也不了解,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

最早将庐州灯谜带进校园的仲慧芬笑谈自己的经历。

“2009年,我参加灯谜比赛,获得了冠军,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这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也就在这一年,‘五一灯谜社’正式成立了!”

后来的庐阳区学生社团比赛,云南卫视的中国灯谜大会,仲慧芬的学生团队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后在仲慧芬的努力下,合肥市四十二中中铁校区成立“千寻灯谜社”,并于2015年入选央视的《中国谜语大会》比赛。

这两所学校和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都被评为中华灯谜教学示范校。此后还与合肥六中、合肥八中合作,并推送多名学生参加了央视的比赛。2017年首届校园灯谜大会,有40余所学校、300多名学生参赛,用仲慧芬的话来说“这是灯谜进校园一次质的飞越”。

“现在灯谜培训班的一部分学生已经成长起来了,能把灯谜解释得头头是道!能把学生的成就感变成终身爱好,那就是我们灯谜协会力量壮大的结果!”

仲慧芬感慨万分。

“在这一方面,合肥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可以说是最拔尖的,合肥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吴家宏总结着庐州灯谜及在校园普及的近况,“合肥市谜协每年都会开展数次群众性灯谜展猜活动,30多年从未间断!今年还将开展一次全市性的校园灯谜大赛。还有明年的第六届中华灯谜节暨第二届中华元宵灯谜节,可以说是灯谜界的‘奥运会’!相信活动的举办,将为庐州灯谜的发展史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