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市暴跌,这7条忠告让你更接近真相

写在前面

血洗!崩盘!危机!这两天的全球金融市场,不用标题党都很难。

10月10日,美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三”,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收跌,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下挫超过830点。亚太股市追随美股暴跌,沪指今日大幅低开后,顺势杀跌,大跌逾3%,击穿熔断底2638点,创近4年新低。

午后A股继续回调,沪指盘中击穿2600点整数关口,再创调整以来新低,当天跌幅已超百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双双跌超5%,两市有超3500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不到70家,超百股跌停。一切似乎梦回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近50%的跌幅。这两次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然而,最重要的是,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其实,每一次股指“大跳水”的导火索都是不同的,但需要坚守的原则和规律都是不变的。希望大家在投资中坚守住简单的原则,就能以不变应外变面对不简单的股市。

今天,湛庐君整理了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先生在2015年股市崩盘时,对A股市场最新的思考,供你参考。

作者: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

原标题:5178一周年思考

从上证指数创出5178点的高点后开始下跌到现在已经一年了,期间市场跌宕起伏,经历了多次千股跌停,我觉得如果要谈什么思考的话,其实也就是老生常谈的几个常识。

第一,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市场风云变幻,难以提前预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黑天鹅事件在你觉得最不可能发生的时候发生,所以在买入时注重安全边际,在买入后以不变应万变,是很重要的。安全边际一是来自低估值,二是来自坚实的基本面,二者相辅相成。如果有安全边际,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你也会发现买的东西还是很抗跌的。

第二,杠杆是把双刃剑。长期来看,杠杆的存在本身并不能使指数涨得更高,它只是增加了双向的波动性。杠杆还会导致即使是一些正确的策略,因为无法承担过程的剧烈波动,而导致被中途洗牌出局。最典型的是1998年的长期资本,他们的组合在公司破产清算后的几个季度内又创出了历史新高。2015年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杠杆的牛市,因此有些人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双刃剑的痛苦。

第三,流动性本身是流动的。华尔街有句谚语:“流动性是个小人,总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消失。”在这一次连续三轮的快速下跌中,这一点也体现得比较充分。从顶峰每天两万亿元的成交量萎缩到最近3000亿元,加上期间有多次千股跌停,很多投资者买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卖的时候却发现根本卖不出去。因此,投资对于流动性的变化要有充分的考量,长期投资对流动性的依赖就要小得多。

第四,底是圆的,顶是尖的,因此风险控制必须是无时无刻的。为什么说“顶是尖的”?因为高杠杆的市场一旦下跌,免不了会出现踩踏事件,容易形成“尖顶”。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希望牛市的时候不管风控,先参与炒作赚把快钱,等熊市的时候再来做风控,但在这种尖顶加上流动性的突然萎缩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这种风控转变的。风险控制本来就应该是投资的固有部分,必须是无时无刻的。

第五,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对股票的炒作只能支撑股价一时,只有基本面的良性发展,才能长久地支撑股价上涨。就像有句话说的,你可能骗一部分人一辈子,也可能骗所有人一阵子,但你不可能骗所有人一辈子。大多数所谓“新概念”最终证明只是概念而已,所谓的“新估值体系”不过是为了吸引人们去接盘那些传统估值体系下已经是超高估值的股票罢了。在2015年二季度很流行的一个段子是“你可以变得更聪明,或者你可以变得更有钱”,仿佛只有群体性地放弃理性思考、随波逐流才能挣钱。这种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一般玩不长,音乐总有停止的时候。

第六,个股选择才是王道。虽然最近很多人总结经验,说熊市就该空仓,5000点就该逃顶,但其实,把时间维度拉长来看,以10年为期,真正做得好的基金经理很少是依靠择时的。为什么呢?因为事前谁能够真正知道什么时候市场见顶、什么时候熊市来袭呢?谁又能事前预测上涨和下跌呢?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做股指期货就行了,做什么股票呢?长期来看,个股选择才是王道。例如最近,家电、白酒、食品饮料中的部分低估值、基本面好的股票在市场2800点时创出股价历史新高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七,不管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性的贪婪和恐惧都是不变的。尽管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有新产业、新股民、新媒体、新杠杆等的共同作用,但是最后股价的运行轨迹却与历史上的多次股市泡沫的产生和破灭非常相似。所以说,做投资,经验是无法替代的。过去12个月的市场巨幅震荡,那些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市场老手们更能够应对自如。

每一次市场大跌来袭,人们总是觉得它是史无前例、百年一遇的,但其实在资本市场的波动中,每隔几年或十几年都必然要来一次这样的洗礼。做投资必须要居安思危,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各种恶劣环境中都生存下来。对于职业投资人来说,决定其长期回报率的,并不是他的股票在牛市中能够涨多少,而是他在熊市中的表现。

以上是我在5178点一周年之际的几点思考,没有任何新东西,都是些老生常谈的常识。市场不管如何变化,投资都离不开常识,离不开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

相关阅读

投资本身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宏观上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军事,中观上涉及行业格局演变、产业技术进步、上下游产业链变迁,微观上涉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管理层素质、财务状况、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方面面。我们是否可以化繁为简、直接追问什么才是投资的本质?有没有一些简单可行的法则和工具能够让我们直接触及投资的本质?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从作者邱国鹭多年投资的自身经验出发,剖析了“便宜才是硬道理”“定价权是核心竞争力”“人弃我取,逆向投资”等简单易行的投资原则,阐明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有价值投资才是真正可学、可用、可掌握的”这一观点,分享了易于普通投资者学习、操作的投资方法。

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都是简单的,但是实践中的情形却是千变万化的,充满各种噪音和干扰。简单的是理念本身,不简单的是如何在荆棘密布、陷阱重生的市场中执着地坚守、灵活地运用,这也是《投资中不简单的事》成书的初衷。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精选高毅资产基金经理内部交流实录,26篇重磅文章深度揭秘,20万字投资实录全新披露,全面展示基金经理面对人性的恐惧与贪婪、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的真实想法与应对策略;揭示优质公司的成长路径和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给出在中国坚守价值投资的实操性建议。

-END-

新媒体编辑 / 李黎

· · · 戳一戳看更多 · · ·

11More  More11

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时,巴菲特是怎样度过这一天的?

高瓴创始人张磊:投资的关键在于回归常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