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2.9%。對於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是勢不可擋,既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充滿了顛覆與挑戰。

•CIO的角色已經從“交付型”向“IT和業務相結合”的方向轉變,更好地爲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84% of CIOs from top digital performers have reimagined their role and have responsibility for areas of the business outside of traditional IT, the most common being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se CIOs are also expanding their success criteria from IT delivery objectives to more broadly business-based measures.

—— Gartner 2018 CIO Agenda

1、企業數字化轉型對業務和I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30年,數據將成爲生產資料,計算會成爲生產力,互聯網將是一種生產關係。隨着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企業面臨着用戶羣體、商業行爲和場景的多樣化,在數字化進程的驅動下,企業如何快速敏捷應對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管理模式的變化,以獲得商業價值最大化,從而再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傳統IT在企業內部定位往往在於業務支撐部門,價值僅僅體現在被動的基於業務需求完成IT架構及系統實現,業務部門和IT部門作爲上下游的需求部門和實現交付部門,基於IT的開發運維和基於業務的運營僅僅被系統本身連接,更多是線型或優化的閉環模式。在數字化時代,實現企業IT和業務能力的對齊、以商業價值交付爲目標的IT和業務整合協同發展,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數字化時代對業務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業快速適應業務場景、商業模式、市場環境的變化,敏捷IT的重要性彰顯無遺:IT部門需要具備快速響應業務部門需求的能力、爲業務運營提供更有效決策支撐的能力、爲業務創新試錯提供更優化更低成本支撐的能力。基於敏捷理念的DevOps,爲IT能力敏捷化提升提供了方法論和工具體系參考,已經成爲企業應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能力要求。作爲DevOps的擴展,BizDevOps打通業務和IT環節,從IT交付延伸爲端到端的商業價值交付,整合業務和IT能力共同驅動企業業務發展,超越了傳統企業IT的邊界。

2、DevOps實現敏捷IT,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業務敏捷化的需求背景下,傳統的單體式架構及項目制瀑布開發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業務快速開發交付及變更的需求。從企業IT部門的視角,爲了更快速響應業務變化,實現應用的快速開發交付及迭代,敏捷開發(Agile)風靡一時,Scrum作爲敏捷方法論被認爲是全球最流行與最有效的敏捷項目管理理念與方法之一;而以敏捷開發爲基礎的DevOps(Development和Operations),則進一步整合了開發測試和運維團隊,通過組織、文化和工具,以及自動化“軟件交付”和“架構變更”的流程,使得構建、測試、發佈軟件能夠更加地快捷、頻繁和可靠。

DevOps可以有效提升軟件交付效能,在實現更頻繁更快速應用發佈的同時,可以有效減少發佈變更導致的故障及停機時間。

根據DORA公司與Google Cloud合作發佈的《2018年DevOps現狀報告》,實施DevOps的高效能團隊在代碼發佈頻率、代碼提交至發佈的速度、變更的故障率、事故恢復時間上的表現遠遠優於低效能團隊:

•代碼發佈頻率高46倍

•代碼提交至發佈的速度快2555倍

•變更故障率少7倍

•事故恢復時間快2604倍

《2018 DevOps現狀報告》

—— DORA ( 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 Google Cloud

而在所有參與調查的企業當中,在實施DevOps的同時採用PaaS、雲原生、容器技術的企業有更高的概率是高效能精英團隊。IT團隊的敏捷化轉型,爲業務團隊更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供了能力支撐。在企業數字化浪潮下,能否比競爭對手更快的發現和響應市場變化,是保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3、從DevOps到BizDevOps,實現IT與業務對齊

DevOps從IT團隊的角度補齊了能力,實現了IT團隊內部從開發測試到運維的流程、組織、文化重構,通過實現IT從“穩態”到“敏態”的轉型和“雙態IT”支持,很大程度上能改善IT應對市場及業務變化的能力;但是從整體上看,在數字化時代下,企業的商業價值需要更多由業務數據來驅動,業務和IT需要以商業價值的交付爲目標,前端的業務決策、業務調整和執行,需要和IT實現以及IT運營數據形成更緊密的閉環。而在新的業務形態下,需要IT團隊和業務團隊更深度的連接和整合,例如從IT運營的數據及決策支撐反饋至業務端後,新的業務、管理決策及調整如何和IT實現更有效的對接和匹配;從DevOps向業務端進行擴展,實現業務、IT開發運營的整合重構,就有了BizDevOps的概念。

和DevOps或者傳統IT相比,BizDevOps更多的關注在整體商業價值的實現,從業務部門原始需求到IT開發實現和持續運維、通過運營數據反饋到業務部門進行改進優化,從而形成針對業務商業價值的生命週期閉環管理。

從IT的角度看,BizDevOps完整包含了DevOps敏捷開發以及交付的內容,作爲擴展在需求端更多的引入了Business的角色,如前端的銷售、MKT、產品等部門,甚至於來自外部的最終用戶;業務部門在最初期的參與,可以更有效地統一業務需求和IT實現,在敏捷、速度的基礎上更好實現方向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在敏捷化的環境下,業務需求、IT應用的變更往往是細粒度而頻繁發生的,通過業務部門在全流程的參與可以更有效的從業務整體視角進行全局管控及決策。

DevOps打破了開發和運維之間的鴻溝,通過運維開發提供自動化工具,從而具備從開發到運維的應用生命週期統一管理;同樣BizDevOps需要實現業務和IT之間的連接,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低代碼(Low-Code)或是無代碼(No-Code)開發平臺,爲業務人員、開發人員提供統一的交互基礎;核心IT團隊更關注於提供自動化工具及平臺,以及支撐業務功能實現的服務化功能和組件,業務分析師/開發人員可通過自動化平臺工具以及服務組合,從業務需求出發對IT實現進行定義。業務和IT可基於統一的工具和環境對需求、階段交付物進行更爲頻繁和有效準確的溝通交流,實現商業邏輯、業務語言和IT技術實現的一致性,保證交付效率以及商業價值的實現。

4、Nebulogy : 微服務+DevOps+LowCode的BizDevOps實踐

Nebulogy作爲新一代BPM PaaS平臺,是在BPM領域由DevOps向BizDevOps進行擴展實現的實踐:Nebulogy基於微服務及容器的技術架構,實現了BPM能力的服務化;同時通過集成DevOps工具,實現了流程應用開發及運維過程中的持續集成和發佈,通過自動化有效提升了流程開發運維的效率,可快速應對企業發展過程中業務及管理、組織變更帶來的流程變更需求;通過以微服務架構爲基礎的低代碼開發平臺,爲業務人員提供IT自動化實現能力,並從工具、組織層面推動企業流程實施向更高效的方向轉變。

工具層面:基於微服務架構的低代碼開發平臺,爲業務實現提供基礎業務功能的自動化實現能力,只需通過業務層面可視化開發界面的操作,即可實現業務功能服務的組合及自動化實現;IT核心團隊對於基礎功能進行服務化開發實現,並針對具體業務需求進行功能片段的實現,並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對個性化功能進行沉澱,補充完善自動化功能服務能力。同時通過流程績效監控分析,作爲流程管理優化的參考,業務部門可對流程進行優化決策,並通過便捷的流程配置工具、DevOps工具(CI/CD、灰度發佈等)實現流程優化變更的快速實現和效果評估。

組織層面:平臺爲業務分析師/業務人員提供了IT能力開放平臺以及業務溝通基礎環境,業務人員可更直接的參與到流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在業務需求階段、業務實現和交付階段、業務運營和持續優化階段以平臺爲交互語言實現和IT團隊更有效的溝通,保證需求定義到開發實現、運營監控、業務及IT系統優化迭代的更有效銜接,保障最終交付質量,實現流程全生命週期管理及持續優化。

基於微服務+DevOps+LowCode的Nebulogy平臺,是在BPM領域實現企業IT和業務對齊的平臺基礎,爲企業流程梳理諮詢(業務)、流程開發及運維(IT)、流程優化(業務/IT運營)提供從業務到IT的流程全生命週期管理,並通過BizDevOps業務和IT對齊融合達成商業價值的實現,從而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與高速增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