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完成調試

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完成調試

集科學性、參與性、趣味性於一體,利用聲光電等技術展現溼地魅力和淇河文化

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序廳。本報記者 張婷媛 攝

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第三展廳一角。本報記者 張婷媛 攝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張婷媛融合聲、光、電等高科技,集科學性、參與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近日調試完成,近期將開館迎客。這是記者10月10日從鶴壁國土開發有限公司瞭解到的。

當日,記者到位於淇河國家溼地公園入口處西側的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採訪時瞭解到,科普館由初識淇河,生命之源、地球之腎,太極之源、生態淇河,詩經之源、人文淇河,人地和諧、君子之道五大展廳組成,佔地面積1280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分上下兩層。一進入序廳,記者便被高4米、直徑1.5米的圓柱形屏幕所吸引,五彩繽紛的屏幕上依次展示了世界、中國、鶴壁的溼地分佈。背景牆上,由若干小型屏幕拼接出的淇河水脈,演繹了源遠流長的淇河文化,令人震撼。

溼地是怎樣形成的?溼地的類型有哪些?拾級而上,在第一展廳,通過文字、圖片和影片,參觀者可以更直觀更清楚地瞭解各類型溼地的成因,以及我國對5類34型溼地的具體劃分。該展廳設置了觀景平臺,在參觀的同時可以使用高倍望遠鏡觀看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的美景。移步第二展廳,該展廳利用沙盤模型和動態燈光,詳細展示了淇河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淇河國家溼地公園的整體規劃。還可以在三折幕影院觀看淇河脈動影片,感受淇河兩岸近年來的變化和溼地的壯美。令人興奮的是,在該展廳最後,陳列了百餘種溼地動植物的標本,使人彷彿進入了“動物世界”。第三展廳分爲詩經之源、文化之河、淇河三珍三個板塊,讓人深刻感受到淇河深厚的文化底蘊。第四展廳介紹了溼地強大的水文調節和循環功能,並號召大家從小事做起,共同保護淇河的大美溼地,一起構築鶴壁的生態文明。

除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科普館還有豐富的互動體驗項目。別出心裁的互動答題卡、溼地漫遊、溼地音樂家、人人動手造溼地等項目使科普館更具趣味性。 責任編輯:劉彭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