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萌/文

  最近由于宏观经济等原因,不少养尊处优的老板们开始叫苦了。

  作为老板的咪蒙就说,一个公司里就老板最苦,就老板最需要人疼,因为只有老板才会真正担心公司的发展和未来。

  01

  唐太宗,真孙子

  迷蒙老师的话,把一群小老板感动得稀里哗啦。

  可是,做老板不容易,做员工又容易吗?

  如果做老板就是做孙子,那这些老板们干嘛非得去做老板,直接把公司卖了去打工不就得了,难道是做孙子做上瘾了?

  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别说做个老板,就算当个皇帝都不容易!

  唐太宗容易吗?

  人家一代雄主,名垂青史,堪称千古帝王典范。可是,他却觉得自己连个孙子都不是。先别提其他的,光是后宫那群争风吃醋的女人就够他受的。

  那群女人,不但不用工作,反而有一堆的人服侍伺候。

  无所事事的她们整天就琢磨一件事,怎么爬上李世民的龙床。她们一个比一个有心计,想千方设百计地折腾李世民,搞得一代雄主是整夜整夜睡不到个安稳觉。

  晚上睡不好倒也罢了,白天也不让人省心。

  就说那个乡巴佬魏征,每每在朝堂之上就跟李世民唱反调。

  李世民想盖个房子住住,魏征不许;李世民溜出宫打了只野兔子,魏征冷嘲热讽;李世民养了一只小鸟,因为担心魏征唧唧歪歪,将其藏在了袖子里,结果把小鸟给闷死了……

  一天,魏征又在朝堂上怒怼李世民,搞得这位皇帝很下不来台。退朝后回到卧室,他恶狠狠地对老婆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

  话音刚落,又被老婆一顿训斥,而且还搬出了一堆的历史典故来教育他,搞得李世民那天连吃晚饭的胃口都没有。

  更可气的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还跟自己的小老婆武才人搞到了一起,不但丢尽了老李家的脸,而且差点也葬送了老爸一手打下的万里江山。

  临终前,李世民感叹,唉,这个皇帝当得真跟孙子一样!

  02

  宋太祖,不如孙子

  说完了唐宗李世民,我们再说说宋祖赵匡胤。

  这位皇帝本来是前朝的御林军统帅,趁人家孤儿寡母地霸占了皇位。

  皇位来得不明不白,所以一辈子担惊受怕,总害怕自己的那些部下有样学样地搞政变,一天到晚,搞得自己总是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

  后来,赵匡胤凭着在酒桌上的感情,软磨硬泡地把那些将领的兵权都给收了回来,可是文官集团又尾大不掉。

  没办法,赵匡胤只能再想办法。于是,他又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等中央部门,希望部门之间相互制衡和牵制。

  结果却是他们合起伙儿来欺负皇上,常常气得赵匡胤吹胡子瞪眼睛。

  更麻烦的还不在朝堂之上,而是边境之外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政权,比如契丹和党项。他们个个凶猛善战,而且一点道理也不讲,一言不合就发兵打过来。

  赵匡胤是打又打不过,躲也躲不了,真是左右为难。

  后来,赵匡胤省吃俭用,想攒点钱把幽云十六州从契丹人手里买回来,结果钱还没攒够就被自己的弟弟给害了。

  宋太祖牛逼吧?

  可是在国内被大臣欺负,在国外被异族欺负,最后还被自己的弟弟给暗算。

  这皇帝,还不如孙子呢!

  03

  朱元璋,就想做个有钱人

  说完唐宗宋祖,再说说牛逼透顶的明太祖朱元璋。

  从一个小乞丐到一代开国之君,这样的人能不牛逼吗?

  可是再牛逼的人当上了皇帝也没辙,也得跟个孙子一样活着。

  首先,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兄弟不好对付。

  朱家天下是大家把脑袋栓到裤腰带上打下来的,所以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必须得意思意思,被逼无奈封了一堆的公侯勋贵。

  这些开国元老们有了世袭的爵位,又在军队里树大根深,彼此之间还勾勾搭搭,搞得朱元璋整夜整夜的失眠。

  被逼急了,朱元璋想法设法,把这些将领和勋贵贬的贬,杀的杀。

  朱元璋自己背了个滥杀功臣、刻薄寡恩的骂名,就是为了给儿子朱标留个省心的天下,不用像他这样做孙子一样做皇帝。

  可是,儿子偏偏还不领情,说他杀人太多,最后还因为老师宋濂被贬而跟自己闹翻,把朱元璋气得七窍生烟。

  再后来,不领情的朱标早逝,朱元璋只得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

  当初朱元璋把一帮功臣宿将全都干掉,结果是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只能是眼巴巴地干着急,最后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朱元璋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吗?

  先是跟元朝干架,后来跟陈友谅干架,最后又跟张士诚干架,好不容易打来天下,结果一帮功臣宿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自己死后,儿子朱棣又跟孙子朱允炆打了起来。

  对于自己的帝王生活,他曾吐槽说:“百官未起我先起,百官已睡我未睡。我这个皇帝,当真连个江南的富翁都不如!”

  04

  盛世之君,工作第一

  开国之君朱元璋感叹,自己连个江南富翁都不如,于是一怒之下杀了沈万三。

  幸好江南的马爸爸没有生在朱元璋时代,不然我们广大的女同胞在双十一的时候就没地方剁手了。

  其实,买买买的女同胞剁自己手倒也罢,崇祯可是惨到剁自己女儿长平公主的手。

  说到崇祯,他那个皇帝更是当得是要有多苦有多苦。

  自当了皇帝之后,觉也不敢多睡,女人也不敢多睡,结果还是各种天灾人祸不断。

  西北一带烽烟四起,东北女真人蠢蠢欲动,可朝中那帮大臣却没一个能指望得上,最后硬是把崇祯逼得上吊自杀。

  亡国之君的崇祯不容易,盛世之君的康熙就容易吗?

  年幼的时候被鳌拜架空,刚刚成年之后吴三桂这个老狐狸又反了,再后来,台湾的郑经、蒙古的葛尔丹、俄罗斯的彼得大帝都先后找茬,搞得康熙是精疲力尽,疲于奔命。

  最闹心的是,家里面也不得安生。太子两立两废,其他皇子也是明争暗斗,搞得朝臣们也是拉帮结派,好好的一个大清国被闹得乌烟瘴气。

  康熙之后的雍正更是不容易,一年365天,只给自己自己放一天的假,那一天还是自己的生日。其他的时间里,雍正每天都必须早起晚睡,一天的睡眠不足4个小时。

  在雍正当皇帝的十三年里,他在数万件汉文和满文奏折里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御批,此外还专门写了500多万字的其他专著和文章。

  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这是何等级别的工作强度,堪比十几部《红楼梦》的创作量啊!

  这样的皇帝,不是囚徒就是工作狂,就算是孙子,世上也没这么辛苦的孙子啊!

  05

  道光皇帝,小气抠门

  康熙和雍正,再怎么孙子,好歹还是盛世之君。

  等到雍正的曾孙道光当皇帝的时候,那才是欲哭无泪。

  为了当好这个家,他曾下发很多指示,要求各级官员杜绝送礼,并试图通过吏治改革来缓解财政压力,结果遭到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

  势单力薄的道光只能回到寝宫用被子蒙头大哭,哭完之后被迫收回谕令,并做公开检讨。

  既然没办法从官员那里省出银子,道光只能抠自己。

  首先,他把每年四十万两银子的宫廷开支降了一半。皇帝的日常用度一律从简,笔墨纸砚全是普通品,而非特制。

  据《满清外史》记载,道光皇帝的衣服每个月才换一次。除了龙袍,他的衣服是破了再补,补了再破,很多衣服都是补丁加补丁。

  除此之外,他还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外,妃嫔及宫廷工作人员,非节庆不得吃肉。妃嫔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可穿光鲜名贵的衣服。连一国之母的皇后过生日,参加生日宴会的人也只是每人一碗打卤面。

  除了抠老婆,他还抠自己。他本人的工作餐非常简单,每餐只点四个菜,多一个都吃得不安心。

  在清朝,外地官员进京述职时,对勤勉能干的官员,皇帝通常会以赐宴表彰。但在道光朝,皇帝赐宴,仅是政治荣誉,被赐宴的官员领了政治荣誉之后,还得自己出去掏钱吃饭。

  就是这样一位苦行僧式的皇帝,依然抵挡不住洋夷的虎狼之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大清帝国步入了江河日下的窘境。

  06

  做孙子,也是一种享受

  道光以后,他的龙子凤孙更是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

  等到洋人挟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时再做皇帝,那真是想做个辛苦的孙子而不得!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个接着一个地签,国土一片接着一片的割了出去,银子几亿两几亿两地赔给了洋人。

  到光绪的时候,皇帝连孙子都不如,充其量只是个体面点的囚徒,军国大事任由一个难看的老女人做主,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到最后,首都丢了,圆明园也烧了,大清国自然也是亡了。

  这样的皇帝,有什么可当的!这样的皇帝,难道不是连孙子都不如?

  咪蒙说老板不好当,还说“只有真正当过老板的人才知道,这身份有多特么苦逼。”

  按照这个逻辑,皇帝岂不更苦逼,更不好当?

  然而,为什么历史上想当皇帝的人却史不绝书呢?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

  可见,当皇帝尽管苦逼,但却诱人。

  那些一边被咪蒙感动的稀里糊涂,一边盘剥员工的老板也是一样,他们心里清楚,如果当老板就是做孙子,那当不了老板,连做孙子的资格都没有。这孙子,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如此说来,做孙子也算是一种享受,正如某些仆人和佣人,并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