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的一天,凌晨5點,一位叫羅明的年輕人,在北營菜場的某個倉庫,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雖是夜間,但這個季節已是酷暑難耐,這個小小的格子間裏,他已經揮汗如雨的工作了3個小時,此時纔剛剛將要配送的生鮮菜品整理完。抹了把汗,踏着清晨的微光,他蹬上三輪車,開始了一天的配送服務。繞過大街小巷,停停走走,每完成一次配送,他都會停下來記錄筆記。直到結束,回到家裏,他會把筆記本攤開,打開電腦,對照其中內容,開始敲擊代碼。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他叫羅明,前阿里雲資深程序員,如今卻是一個不起眼的生鮮配送員。爲了創業,他已經重複這樣的日子好幾個月,終於完成了理想中生鮮SAAS軟件的開發。就在今天,經緯中國向他們團隊發來了投資意向書,他的事業開始起飛。

從程序員到配送員兼創業者,短短時間內,他做了很多適應和改變,這之後終於完成了華麗的新生。

生命因爲歸零而再次璀璨,重啓生涯的的他完成自己蛻變,這是新生,亦是延續。

網上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在這個年代,越能夠把自己歸零的人越不會歸零。

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在如今變幻莫測的生涯中,歸零重啓的能力,或許已經成爲頂尖人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不能重啓的人,很難走的更遠

泰戈爾說:當鳥繫上黃金時,就再也飛不遠了

人也是如此,很多人能夠承受失敗,重新站起來,但往往容易受成功所累。當成功成爲包袱,再牛的組織或個人,就再也飛不起來。

1975年伊士曼柯達公司,發明世界第一臺數碼相機,因此名聲大噪,成爲影相行業的領軍者,通過數十年的發展,到1997年的時候,公司市值高達310億美金,是當時蘋果公司的8倍。然而,隨後的十年,一落千丈,蒸發掉幾乎99%的財富,到最後不得不申請破產。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在此過程中,高層不是不清楚所面臨的危機和時代的變遷,雖然從1998年就開始深感傳統膠捲業務萎縮之痛,但柯達的決策者們,由於擔心膠捲銷量受到影響,一直未敢大力發展數字業務,於是被時代所淘汰。

柯達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今天的優勢都會被明天的趨勢所替代,不能及時甩掉成功包袱的人,遲早被淘汰。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其實在文學界也常有這樣的現象:諾貝爾文學獎一直被稱爲“死亡之吻”,不少作家獲獎以後,很容易江郎才盡,甚至有人因爲無法忍受而選擇自殺。

川端康成和海明威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爲無法擺脫成功的包袱,在獲獎以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們往往把成功看的太重,重到不能放下,但卻忘了成功雖然是一件事情的終點,但也是另一件事情的起點。

沉湎光輝,固然愉悅,但過往好比一個熟了的桃子,虔誠的珍惜一個熟了的桃子是可笑的,熟透的桃子比任何種類的澀果更接近腐爛,成熟和消亡往往一線之隔。

做人,做事,與其等待消亡腐爛,不如重啓,再次新生,這樣才能在生涯道路上走的更遠。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你不重啓自己,別人就要淘汰你

有人說,我沒有這麼大的野心,平平凡凡過一輩子就好了,沒有那麼多大志向。

但是這個社會,發展到如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告訴我們:你不重啓自己,別人就要淘汰你!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稱,未來全球大概有3.75億人口將面臨重新就業,其中中國佔1億。

這個時間預計的並非很遙遠,到2030年就會發生,這表示未來十年內,幾乎每1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面臨下崗風險。

從社會層面上看,這是大勢所趨,不做提前做好生涯重啓準備,未來遲早面臨窘迫的境地。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拋開未來要發生事情不談,就在最近,朋友老李所在的部門辭退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員,就連他們公司的“業務勞模”小張都被辭退。

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爲所在公司採購了一批呼叫機器人。

他們老闆算了一筆賬:一個人極限是一天撥打300通電話,換做機器人,一天可以撥打800通,並且後者管理成本、人力成本遠低於前者。於是便裁掉了電銷部大部分人員,僅僅保留極少數人,做關鍵線索的跟進。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我們永遠都很難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

哪有什麼永恆的技能,只有永恆的適應,唯有做好不斷歸零重啓,纔是安身立命的本領。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如何掌握重啓的原則,更好的安身立命

那當風險來臨,或者主動轉變,我們該如何做好重啓呢?可以參照以下三個方面:

①心態重啓

重啓人生,心態是第一位的,過往的成就不應成爲成長的包袱,過往的挫折不應成爲彷徨與迷失的根因,要學會和過去握手言和,學會放下,不爲過去影響,也不必爲未來焦慮。

具體實踐可以從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與大家分享經驗。無論成功失敗,將過往的經驗分享出來,捂住的東西永遠難以釋懷,只有分享出去,給予更多人,才能將其稀釋掉,獲取更多的收穫,讓心態快速歸零。

第二步,將自己普通化。無論過去如何,你要提醒自己,你沒那麼成功,也並非很失敗,把自己普通化,當作一個無知的人,匱乏的人。不要覺得羞愧,也不要居功自傲,有耐心的去看待身邊的人或事物,學會接納和認可,做好一個普通人。

第三步,保持初心。初心很重要,要保持好做人的初心和做事的初心。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對世間一切充滿好奇,這是最大的初心,要保持這種赤誠之心做探索,深入挖掘本質。另外不要迷失了做事的初心,重啓一半,就選擇做逃兵,堅持纔是勝利。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②知識重啓

首先,避免“認知詛咒”。無論心態上如何告訴自己要歸零重啓,知識是忘不掉的,而這些知識的存在,又會形成投射效應。它主要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這種自發式的本能,是過往知識給我們的“幸運”和“詛咒”。在知識重啓的過程中,我們要擺脫投射效應,不要還沒了解,憑藉表面判斷就妄下結論,對人或者事產生抵制。

可以借用過往知識去實踐驗證,但不要借用知識去過度解讀,這點要警惕。

其次,做好持續學習。既然重啓,肯定要重新學習,避免躺在過去的知識上,做習慣沿用,要去蕪存菁,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留出大量的空間做持續學習。

“阿里專家,創業蹬三輪送菜,終獲融資”:再重頭,他憑什麼成功

③距離重啓

前兩者,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做到,但很多人容易倒在距離面前。

大部分人,腦子放下了,身體沒放下;心態放下了,習慣沒放下,所以要做距離重啓。

曾經高高在上,要學會落入凡塵。褚時健70歲開始創業做褚橙,最大成功點不在於宏觀上那些堅持,而是細節上,他每天自己種橙樹,記錄每天生長情況,不同種植方式下的口感,然後將其最好的方法標準化,給到農戶,要求大家按照這個標準做。

在新的方向上,我們有過往規律的指引,很少犯方向上的錯誤,但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問題往往出現在細微處,不重視細節,拉近距離,往往出大問題。

距離重啓,務必深入實踐,深入瞭解,深入考慮,深入覆盤。

重啓沒那麼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涅槃重生,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鵬君讀書,跨界職男,高品質奮鬥者,專注職場創作。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發現、學習、實踐、成長,做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