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置问题,不仅在于如何做好前端分类工作,如何做好中端垃圾收集转运工作,以及如何做好末端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工作。有关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和处理,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一般来说,垃圾渗滤液是来源于垃圾堆积、填埋受到液体冲刷和浸泡,而产生的一种污水。尤其是含水量大的垃圾,更容易出现一些物理和化学反应,常见于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综合处理厂以及中转站等地。对于空气、水源、土壤来说,垃圾渗滤液属于二次污染,危害不容小觑。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模式主要是4大类,即排向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进行循环喷洒处理、预处理后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单独建立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由于我国垃圾含水量普遍都在50%甚至70%以上,部分地区更是降水量丰富,所以渗滤液处理需求相当可观。

据公开数据称,我国每年垃圾渗滤液产量大约接近8000万吨,但是处理起来并不那么简单。专家分析,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也是目前水处理行业公认的难题。

之所以说“难”处理,主要表现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要求高,工艺体系尚不成熟;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和配套设施无法完全匹配这种变化较大的水处理需求;再者,垃圾渗滤液中通常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包括铁、锌、铅等,会影响一些水处理工艺的最终效果;而CODcr、氨氮、BOD5浓度高,则相当于出了一道附加题。

所以说,还需要探索更适合和实用的垃圾渗滤液解决方案。比如,现在水处理领域呼声很高的水“膜”法,业界对这种新方法、新思路非常看好。垃圾渗滤液处理也有望循着膜分离技术的线索,求证其应用和实践的可行性。

膜分离技术本身具有能耗低、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采用微滤处理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纳滤膜技术,或者是反渗透膜技术各有千秋。现在,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材料、膜清洗、预处理等研究工作仍在展开,寄希望于处理效果的提升和处理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鉴于此,立足环保大框架,布局垃圾渗滤液处理细分领域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也与环保企业开始倾向于综合化立体式服务发展有关,将垃圾渗滤液处理纳入业务板块,是对水处理业务或者垃圾处理业务正向的补充。如光大环保、锦江环境、北京环卫、上海环境等,都已经有所行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