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後,中國法制迎來了自建國以來發展最爲迅速的時代,社會法制水平普遍增高,國家法制逐步健全化。然而,進入新時代,人們在追求享受美好生活時,法律服務行業發展的滯後和侷限,使人們的需求體驗大打折扣。

長期以來,受經濟、行政環境、個人認知等因素影響,公民的自我維權意識普遍薄弱,當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是以一種怕麻煩的態度,選擇息事寧人。

而對於另一部分有法律意識的民衆而言,他們認爲法律是爲富人服務的,維權就是一場“富人遊戲”,法律服務成本過高、個人法律知識不全面,使得他們一旦遇到法律問題或者自身權益受損的情況時,不知道如何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天可法律團隊認爲,新時代環境下,法律服務將是普通民衆追求美好生活體驗的一項有效工具,更爲高效、智能、人性的法律服務將逐步登上人們的生活舞臺。

例如,在崑山“花臂男”劉某砍殺“騎車男”於某,最終被於某反殺案件當中,如何認定“於某”行爲,如何捍衛自己的權利,需要專業的刑事法律幫助。

又例如,孕婦楊某遭網紅母女侵害案件當中,楊某受到侵害,應當如何維權。如果有較爲專業、高效的法律服務平臺,楊某在一開始便不會只想到利用輿論引發該事件的關注。

試想,如果把法律服務做成一項標準化、高效化、便民化的產品,讓法律服務不再是人們心中的“奢侈品”,而是普通民衆都能夠消費得起的“必需品”。這對逐步建立民衆法律意識,推進我國法制化進程是極具意義的。

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創立一個平臺,秉承公平正義、高效便民的原則,整合全國優秀的法律服務資源,爲普通民衆搭起一座法律橋樑。自此,天可法律初見雛形。

在今後的歲月裏,天可法律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持秉承維護公平正義、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原則,全面整合優秀的法律服務資源,提供高效、智能、人性、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希望通過天可法律這個平臺,爲普通民衆搭起一座便捷的法律橋樑。改變人們對法律服務“奢侈化”的定義,讓法律平民化的意識深入人心,讓法律成爲每一位需要法律幫助的人的堅實後盾。

俗話說“公道自在人心”,天可法律要做的,就是爲世間一切公道發聲,強化每一個人的法律意識,讓法律知識成爲一種生活常識。

天可法律人相信,未來,必然會是善良美好,而又充滿公平正義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