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可靠

本文共3639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建议收藏后阅读。

当收藏者怀揣"宝物",期望自己一夜暴富时,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今天,谁来为我们鉴宝?

古玩行当的奸诈由来已久

自民国时期以来,古玩行业就存在两种奸诈: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说成假的,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把真的说成假的,意在据为己有。

有人拿了一个乾隆时期的寿桃形瓷壶,鉴定者一眼就看上了这件文物,想把它搞到手,就故意说文物是假的。然后,让另外一个人花了很少的钱,把这个东西拿下。

更多的情况是,把假的说成是真的。

古玩市场曾碰到一位退休干部张大爷,他看中了一个"明代"青花瓷瓶,怕自己眼力不行,就请专家鉴定,经鉴定是真的后,就倾其所有买了回来。谁知是一件赝品,张大爷气得病倒在床。

古玩市场道道太多了,不但文物假货多,鉴定也是假冒的也多。

在鉴定这个行当里,确实有些人可以看出东西真假,具备一定的鉴定能力,但他们出具的鉴定书,有时却与实物不符。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把新仿的工艺品当"宝物",因为他拥有知名专家写的鉴定意见,认定是唐、宋时期的文物,但这些东西一看就不是文物,说明一些文物鉴定者的操守出了问题。

鉴定乱象源头何处?

目前文物鉴定中存在的种种混乱,已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合法的文物市场。

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缺乏准入制度,目前我国的文物鉴定是没有什么标准可依的,在行业资格的管理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开一家鉴定工作室和俱乐部从事文物鉴定,根本没有门槛,既不需要到文物部门申报,也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或在民政部门注册一个民间团体就可以了。

这是目前文物鉴定行业混乱、从业人员五花八门的根源所在,相关法律和政策上的空白亟待弥补。

文物鉴定有着很强的学术性和技术性,不是你学问深、资格老甚至是考古专家就能担任的,因为一个优秀的文物鉴定人员既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基,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鉴定技能。

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次文物鉴定资格考核,难度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有五、六人能通过,最多的一年通过了14人,像河南这样一个文物大省,取得这种资格的目前只有7个人,全国不足百人。

文物鉴定人才奇缺,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对鉴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关,大学本科院校没有鉴定专业,考古专业只上半学期的鉴定课,这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文物鉴定部门的编制短缺太厉害,文物系统内部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很少有时间为社会提供服务,更满足不了现在的市场需求,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

这些所谓搞鉴定的人,往往是皮条客。他们大都和古玩交易有联系,或者本身就是古玩交易的幕后操作人。有些人去鉴定时,他们就将收藏品"备案",等到另外想收藏的人到他们哪儿咨询,他们就充当中间客,两边通吃。

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靠着鉴宝出来走穴捞钱,很不负责任。这些所谓的专家,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靠年头靠出来的专家。

提醒收藏者:正规的鉴定部门一般不对民间出具鉴定书,只从一件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鉴定一件文物有无收藏价值。从来不给文物估价,收取的费用也很低,一般是按物价部门的规定。

如果你拿到了某个专家或某个团体的鉴定书,市场价标得很高,你就要小心了。事实上,只要是标出了价格,鉴定的权威性就要大打折扣。

古玩为何真假难辨?

投资古玩的风险是买到假货,而让广大收藏爱好者最烦恼的也正是真假难辨。究其原因,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文物仿造,假东西多,作伪手段不断翻新、提高,不经磨难、砺练出一双"慧眼",是很难识别的。

作伪高潮绵延至今。历史上中国就曾至少出现过四次作伪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铜器为主。

第二个高潮是清乾隆时期,主要是名人字画造伪、作假,连乾隆皇帝也难辨真假,当时好多的书画赝品上都有乾隆的题跋。

第三个高潮是晚清到民国时期,大量复制、仿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无所不造、无所不仿。

第四个高潮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各种仿古工艺厂多如牛毛,仿造的东西五花八门,作伪手段更为高超,造假者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有了一定的分工,市场逐步专业化。

老手段与新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文物造假上,使作伪登峰造极、自成体系。

比如,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做出的东西和原物一模一样;而硅橡胶翻模技术的运用,使仿品上的花纹与原物没有任何差别。而作旧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物理和化学两种。

在物理的方法中,主要有"移花接木"术:即通过粘贴、镶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旧的、残破文物上的部件、皮壳,粘贴到新的文物上面,然后沾上土、上色,仅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来。

"老料新工":用古代的材料,通过新的工艺进行仿造,把破碎的文物磨碎,重新作样、烘干。这种作伪,有时人可以看得出来,机器却检测不出来。还有的在古代空白的砖上刻花,在没有花纹、铭文的古玉、铜器上面,镶上金银或翠玉,使其市场价值大大提高。

"老料新器":有些文物的底部是真的,在上面接一个新的;有的仿造物,其瓶口和底部是真的,中间部分是假的。有时为了追求高利润,造假者甚至不惜把文物锯开。

化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作旧",即用化学溶液对仿品进行浸泡,慢的3天,快的几分钟就能使器物变样。夏志峰说,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一件仿品,几分钟内,一下子老了800年,并且没有任何浸泡的痕迹。

特别让人惊奇的是,有些化学溶液能使铜锈从仿品中自然长出来,抠都抠不掉,而在过去,假锈怕烫、怕高温,一碰就掉。

经过浸泡的仿品,还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种些有根系的植物,这就叫"养",经过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细管就长到了仿品上,这时再拿出来出售,很能乱真。

如果仿的是传世之物,造假者则需要在手中把玩几年,或者放到农村老百姓家中,接受自然的烟熏火燎,使其慢慢旧掉,这样"养"了几年之后,就和真品很接近了。

谁在搅动古玩市场?

《收藏》杂志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收藏500多项,3千万收藏者热衷此道,约占人口的3%。

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十几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而且年年有增,势头强劲;收藏为什么越来越热呢?

首先是经济力量的推动。文物艺术品升值的潜力非常大,拍卖市场上基本上是一年升值30%至50%,有些文物过两年再拍,升值一倍,这种情况刺激资本投向这个领域。

以征集流散文物为已任的文物交流中心,过去的主渠道是民间,通过走村串户或各县的文物代购点征集,那时到县里一贴广告,老百姓就会源源不断地把各种文物送来了,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收购到一些很不错的藏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0年前后,现在这个渠道已不复存在,偶尔有人送来,往往是开出天价,难以接受。

经济发展使得人们手上有了闲钱,开始抱着投资的心理买古玩。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升值潜力巨大,前几年晚清文物都不值钱,现如今民国货成了主打产品,一些好东西"沉底"后就不再露出来了,文物市场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

如果眼光好,东西看得准,搞古玩是有大利可图的,唯一的风险是买到假东西。

搅动古玩市场的另外一种力量是,一些投机分子故意炒作市场价格。他们的操作方式和炒股票一样,先投入巨额资金,大量收购某个时期的古玩,使其价格一路飙升,炒起来后,再慢慢"放水"。

曾经有个拍卖行炒作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瓶,就到全国各地进行收购,进而垄断了整个市场。由于古董交易期长,连动性强,不容易被识破。

另外,一些外国政府或财团出于政治或文化上的动机,介入中国古玩市场。1996年,韩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收购高丽青瓷,几千块的东西炒到了几十万元,这批文物最后被中国政府查获。

媒体和拍卖行的炒作,也为收藏热推波助澜,上海市拍卖行10片甲骨文竟然拍卖到480万,这在专家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收藏并不需要"鉴定书"

有一次,有个人拿来一个元宝要做鉴定,说是他侄子花了15万买的。经鉴定,这个元宝是假的。不久这个人又来到鉴定站,非要一份鉴定书,说是因为他的鉴定意见,他和侄子打起了官司,侄子认为他"掉包"了,索赔15万元。

事实上,收藏的出发点不能全落到投资上,而是为了陶冶情操,搞收藏根本不需要鉴定书。

收藏爱好者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给自己的收藏定一个门类,比如鼻烟壶、表、锁等,不能见什么买什么。

然后好好读几本书,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先把脑袋武装起来,还要多跑跑博物馆看看实物,再转转古玩市场,先不要下手买,重要的是先看、先"练眼"。

有了一定眼力,可以试试手,交少量"学费"买一些不太贵的古玩,再找一些真正的鉴定专家请教、切磋。

经历了以上种种过程之后,还需要建立自信心,这是搞收藏的最重要心理品质,千万不能轻信别人。相比“鉴定证书”,心里有数更靠谱。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别忘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有彩蛋:

雅赏珍玩—瓷器杂项文物艺术品专场

正在进行中......

等你来!

近期热文链接

解密国宝帮,第一篇硬文

文物鉴定之乱,祸起伪专家丨第二篇

潘家园随时戳破你的国宝梦丨第三篇

古董圈子水不深,很浑丨最后一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