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記者朱麗娟 韓冰 實習記者 鄭雨晗)每個人都會有夢想,可是卻有許多人沒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出生於1985年的汝南縣留盆鎮周莊村村民趙廣,打小也有一個夢想,可喜的是他已經爲這個夢想努力奮鬥了十一年之久,而且如今小有成就。

  10月10日上午,記者走進汝南縣留盆鎮周莊村小宋莊村民組趙廣家的農家小院,看到大院子前後都掛滿和堆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葫蘆,甚是招人喜愛。33歲的趙廣就坐在葫蘆架下,一邊仔細觀察葫蘆的形狀,一邊根據構思認真嫺熟的在葫蘆上雕刻。

  趙廣告訴記者,他自幼對葫蘆雕刻藝術情有獨鍾,後因各種原因而擱淺下來。長大後到外地工廠上班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萌發了辭職也要從事葫蘆雕刻這項事情的念頭。

  2007年,趙廣從單位辭職後,先後到山東、廣西等地開始到處拜師學藝,遺憾的是沒有找到願意傳授這門技術的老師。不甘就這樣放棄夢想,趙廣決定自學。

  趙廣說,他的葫蘆作品是先在葫蘆上用筆繪畫後雕刻。因從小他就堅持練字,所以在葫蘆上刻字難不倒他,難的是在葫蘆上作畫。沒有學過一天美術的他,便大量購買各種書畫作品,回來後自己一件一件的臨摹。

  畫好雕刻不好,也出不了好作品。爲了在小葫蘆上雕刻出清晰的字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場景,趙廣邊自學雕刻技術邊改進自己的雕刻刀具,經過多年的潛心琢磨和實踐,他最終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葫蘆雕刻藝術之路。

  2016年,爲了保證原材料的質量,趙廣不僅在留盆老家自己育苗並種植了15畝葫蘆,而且每年還從省內上百畝葫蘆種植基地挑選上等原料進行深加工。趙廣說,一件葫蘆作品的創作,從選葫蘆原料,拋光打磨,繪畫,雕刻上色,每一道工序都是精細入微,稍有不慎,則全功盡棄。

  趙廣的葫蘆作品,以針代筆,描繪人物、山水、花卉等,並配以詩文書法,刻工精細絕妙,注重傳神寫意,藝術感染力強,而且他的作品還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深受國內外鑑賞者及消費者的喜愛,因此訂單不斷!其製作的葫蘆藝術品暢銷全國各地,在北京、浙江、海南和廣西等地擁有良好的市場和消費羣體。

  如今,小小的葫蘆正承載着趙廣的大夢想展翅翱翔。但是,目前雕刻行業的現狀,卻讓趙廣對今後的發展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和規劃。

  (本文由駐馬店廣視網編譯,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發,如需轉載請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zmdtvw.cn/shehui/show-184-220667-0.html)

  上一篇:30萬元愛心捐款助力嵖岈山鎮周樓村脫貧攻堅 下一篇:社會列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