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往事如煙】邵陽掃黃第一案,“快活樓”的覆滅!

點擊上面府門口的獅子快速關注

在偌大一個寶慶城,張家衝是一個頗有故事的地方。

從邵水橋以下,一直到沿江橋頭水府廟附近,沿邵水河東岸,皆爲清一色磚木結構兩層民居。以東關橋頭爲界,靠邵水橋這頭叫張家衝,靠沿江橋那頭稱之爲中河街。

說到張家衝,就不得不說與之對面的邵府街。按說邵府街與張家衝之間,有着一道河面寬闊的邵水相隔,怎麼二者就扯上麻紗了?原來,河對岸的邵府街地勢比張家衝略高,張家衝每次漲水都會遭殃,而對岸的邵府街除非是幾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一般情況水難得進屋。

每年發端午水的時候,張家衝不說十年九遭殃,至少是隔幾年就得搬一次。而每到這種時候,河對岸的邵府街就齊齊浩浩站在自家閣樓上看熱鬧,加之那時候的老邵陽,過了東關橋纔算真正的城裏人。張家衝雖與邵府街一水之隔,但一個在城外,一個在城內。或許正是邵府街人那種天生的城裏人的優越感,從老輩子手上兩地便結下了芥蒂。

最明顯的就是每到大年三十的時候,張家衝與邵府街比誰的炮仗放得鬧熱。那時候邵陽流行一種叫做“震天雷”的彩珠筒,其威力確實巨大無比,點燃握緊在手上瞄準,絕對可以打過邵水河。

“震天雷”要是早發明幾十年,別說小日本鬼子休想在邵陽燒殺擄掠,只怕還沒過青樹坪就會叫打得喊娘叫爺,滿地找牙。

自從邵陽有了“震天雷”那天開始,幾乎每到過年的時候,張家衝、邵府街兩地就會上演一場相互對陣的好戲。因年代久遠,當年有沒有流血犧牲無從考證。但這件事,但凡在邵陽城裏生活過的人都知道。

但張家衝真正出名,還是因爲名噪一時的“快活樓”,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邵陽就在全省乃至全中國放出了一個震耳欲聾的“大炮仗”,那威力比之當年與邵府街對陣更加巨大無比,其直接後果是“快活樓”夫妻雙雙被槍決,十數人被判重刑。

80年代初期,邵陽這個相對傳統保守的湘西小城,從人們深夜偷聽港臺靡靡之音,到喇叭褲橫掃大街小巷,打架鬥毆幫派林立,這種角色轉換彷彿就是在一夜之間。

市場放開了,公家門面可以對私人出租,有路子的開始南下廣州,倒騰些牛仔褲、電子錶、收錄機等洋貨大發其財。街頭巷尾,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等港臺歌曲,已不再是靡靡之音,轉而成爲大小店鋪招徠顧客的經典曲目。

“快活樓”老闆娘姓鄧,具體職業不詳。在當年那種氣候環境下,敢在自己家裏開“雞婆店”確實需要勇氣和膽量。當年的知情者稱,老闆娘的丈夫胡某是邵陽某集體企業的工人,人非常膽小老實。據當年承辦該案的退休警官介紹,最初胡某是極力反對妻子這麼幹的,但由於妻子鄧某見錢眼開,鬼迷心竅,無奈之下胡某由最初的睜隻眼閉隻眼,到後來參與其中竟而成爲該案的兩名主犯之一。

“快活樓”流氓犯罪案,若按當下的量刑標準,說破天頂多也就夠判個有期徒刑。如果按照現在比較通行的做法,只要大把花錢,上不上得了法庭,估計都也很難說。

螃蟹,並非是人可以喫,還得看自己的命硬不硬。

“快活樓”老闆夫妻倆在邵陽市大祥坪體育館公審當天,整座邵陽城萬人空巷。人們騎着自行車從大祥坪一路追過人民廣場,最後趕到三化附近的行刑點時,槍聲早已響過,人們見到的只是靜靜躺在泥地上的一男一女兩具屍體。

“快活樓”案曾經轟動一時,至今仍有市民感嘆,在當年那種時候,它的步子確實邁得過大,更要命的是不該撞在那場波及全國,聲勢浩大的“嚴打”槍口之上。

精品推薦:

點擊文字查看:省委巡視組揭祕官場權力爭鬥內幕!看完讓人震驚

點擊文字查看:22歲當鎮長,25歲當上市委書記,26歲竟把省長的情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