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精华是《心经》,建议《金刚经》和《心经》结合来看,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两部经典都是讲的一个“空”相。如果初学者的话看了金刚经要么会觉得太“空”沉浸在所谓的“空”相中,最终会因为自己境界的不够而阻碍修行。要么会发现一切都“空”了什么都没有了感觉有点无所事事不知道从哪里来参才好。特别是其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名句,无不是讲的“无”“没有”,既然没有还从哪里“观”呢?

多彩堆石子

这个时候如果去对照《心经》就会发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的是“有”,“空”指的是“无”。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这里如果按照常理来理解的话似乎是有点矛盾的。但佛法是超越世间法的,佛祖说法49年最后却说他什么都没有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法是宇宙真理,是无法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但尽管如此,我们慈悲伟大的佛陀还是用他那超人的智慧语言来引导我们来体悟宇宙的真相。

这也是告诉世人,不要去执着于佛陀所说法的一字一句,而要用心去体悟佛陀的真正的意思,这也印证了我们常看到的开经偈中的那句“愿解如来真实义”。讲到这里不知道你能否发现,佛陀49年讲法是“有”,而佛陀涅槃时所说的什么都没有说这是“无”,这个时候是不是也就是说“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也印证了《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到这里如果你感觉有点迷糊的话建议把上面几句多看几遍就能反应过来这个理了!

好的旧犹太书

那么如果要再更深一层去体悟的话,不禁会问“‘色’和‘空’到底哪个主哪个次?到底应该去悟‘色’还是去悟‘空’呢”?《心经》里明线中的答案是“是诸法空相”,这个答案是终极的最究竟的,也就是说一切法最终都会归于“空”,我们应该从“空”中悟。但这个时候又要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了,大多数初学者根本悟不到“空”。这个时候还有一条暗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好了,这句话“色”是在前的,就是说先要“有”才会“无” 。也就是说可以先从“色”来体悟。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参悟方式——从“有”再到“无”。

佛教僧侣,吴哥窟寺庙建筑群,吴哥,柬埔寨,东南亚,亚洲

以上是从出世间法来讲,如果从世间法来说的话那就是一个“中道”的意思。打个比方吧,你有非常好的两个朋友,他们分别是“空”和“色”,而你这两个朋友的关系却是水火不容非常对立。“空”希望你可以和“色”保持距离,而“色”也希望你不要老是和“空”走的那么近。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你是不是应该在“色”面前要表现的和“色”走得很近,在“空”面前要表现的和“空走的很近”。其实你和他们俩谁都不近,谁都不远,你是不是站在了他们的中间?你是不是在走“中道”?他们在你心里的分量是一样的是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中道”的意思。可能有点绕,多看两遍屡一下会明白的。

佛教僧侣,吴哥窟寺庙建筑群,吴哥,柬埔寨,东南亚,亚洲

归根结底《金刚经》是要我们“离相”,“离相”也是“空”的意思,“真空妙有”才是《金刚经》的主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