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演員,自然講究聲、臺、形、表四門功課,其中聲居首位,可見臺詞能力足以考究演員的功底。

如今的電視劇,總是給人一種串戲的感覺,比如《三生三世》串到《楚喬傳》、《何以笙簫默》跳到《花千骨》。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有實力的演員不在少數,但總是被大衆所忽略,如今的市場,我們只關注顏值、流量,往往忽視了實力和功底。

那麼,一位真正的演員功底可以有多深呢?完全可以從臺詞功底看出來。

比如演員——張魯一

張魯一,是地地道道的北京爺們,80後男演員,出道至今已有14年,在演藝生涯之中,因爲長相老成,總會被觀衆誤認爲他是一位70後的演員,不過也正因爲如此,讓他在演藝道路上可以有不一樣的角色的嘗試和沉澱。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張魯一不同於同齡的部分男演員,他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也不需要鮮明的人設,他只是實實在在的拍戲,認認真真的鑽研每一個角色。

張魯一有很多作品,這其中,有主角也有配角。

而足以體現臺詞功底的每一部都可以單拎出來講,給我最深的就是《火線三兄弟》、《紅色》和《麻雀》。

《火線三兄弟》中張魯一飾演的是一位日本軍官,名叫高木,在劇中,張魯一說着一口日語,就連同組演員黃渤都差點誤以爲張魯一是日本人。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說到張魯一的日語,雖然沒有那麼標準,但是相比較來說,又要記臺詞,又要學日語,實屬不易,要知道這要是放在別的演員身上,可能就會找配音演員進行後期配音的,由此可見張魯一對自己演員身份的認知度。

除此之外,還有《紅色》和《麻雀》,這兩部戲中,張魯一劇中的人物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劇中人物都是上海人,讓一位北京人說上海話那可真的是對演員功底的考驗。

《紅色》早於《麻雀》,接下來咱們就重點說一說《紅色》這部劇。

這部劇在豆瓣評分9.2,bilibili評分9.8,要知道,一部劇的評分一旦高於9.0,就會被成爲神作,從演員演技、劇情方面來說完全可以居首位。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紅色》作爲一部抗戰劇,不同於一般的“抗日神劇”,男主女主智商在線,反派也不再是一擊就倒的套路,整個故事發展非常緊湊,非常值得一看。

劇中男主角徐天的扮演者張魯一,因爲最初徐天的角色並不是給他的,因爲徐天是生活在上海弄堂裏的上海人,需要說上海話。但是他又非常喜歡徐天,喜歡這個劇本,就在導演面前立下“軍令狀”,說三個月後一定會讓導演看到真正的徐天,所以張魯一爲了這部劇,搬到上海去住了三個月,果然將徐天這個角色收入囊中,纔有瞭如今的《紅色》。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一位講着上海話的北京人,告訴你一位演員的功底可以有多深

在劇中,張魯一的上海話像極了地道的上海人,看《紅色》,你就會覺得張魯一就是徐天,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可是不要忘記,張魯一是一位北京人。

所以,在後來的《麻雀》中,聽着畢忠良的一口上海話完全不會跳戲,甚至有觀衆會懷疑張魯一是不是真的上海人,因爲他的上海話說的太好了。

直到後來,張魯一作爲韓雪的助陣嘉賓,被邀請參加《聲臨其境》,更是帶給觀衆不小的驚喜。

作爲80後的演員來說,張魯一有着不一樣的低調和沉穩,他不急不躁,努力用心塑造好每一個角色,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歡關注他的作品。

(以上,歡迎各位進行補充說明,文字版權歸頭條號一點也不文藝所有,圖源自網絡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下關注,期待我們再一次的心靈撞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