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吕村一带的老百姓为了掩护闯王南撤,就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这时村里有一个姓南的鼓师,他说我们人少清军人多,我们家世代制作战鼓,我们可以制作一百面大鼓,等清军准备过河的时候,一起擂鼓。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吕村集村的支书南太生购买了一些鼓,号召村中的青壮年重新开始练习击鼓,吕村战鼓舞才又开始登上舞台。

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吕村镇,每当春节、庙会、结婚喜宴、门店开业,市里大型活动,都可以听到吕村战鼓舞团喧天的战鼓声。由远而近的鼓声,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当你陶醉在这气势如虹、排山倒海的击鼓声中时,可曾惊讶,这充满文化底蕴的鼓声,竟出自安阳县吕村镇吕村集村一群普通农民之手。

这就是享誉四方的吕村战鼓舞。鼓槌在安阳县吕村镇吕村集村人的手中,擂响了声势震天的战鼓,擂活了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更擂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儿。

吕村战鼓起源于何时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在吕村却流传着许多关于战鼓的传说。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由于清军人多,使用的武器亦非常精良,以致李自成带领的起义军在和清军的数次交锋中都陷入困境,只好一路向南撤退。

一天,安阳吕村住在漳河边的一个渔民,准备下河网些小鱼以备充饥。

正准备上自家的小船,只见河的北面来了一群手持刀枪的人向河边跑来,不好,由于这一代经常有强盗结伙来村里进行抢劫,这个渔民掉头就想往村里跑,这时他忽然看见几个彪形大汉保护着一匹白马冲过来,后面一个人挑着一面大旗,旗上一个大大的“闯”字映入他的眼睛,啊,难道是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吗?他大声的问道:“喂,你们是李闯王的队伍吗?”“老乡,我们正是闯王的部下,马上的就是李闯王”,渔民一听,马上说“快跟我来,这边的河水浅,可以过河。”将士们一听,迅速跟着渔民过了漳河,闯王的队伍刚刚过河,后面大批的清军紧追而来,闯王的队伍随着渔民来到吕村镇一带。当地的老百姓听说是闯王来了,就自发组织起来保护闯王。此时清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追到了漳河北岸,正在准备船只过河。忽然大雨倾盆,河水暴涨,清军只好在北岸安营扎寨,等待雨停。吕村一带的老百姓为了掩护闯王南撤,就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这时村里有一个姓南的鼓师,他说我们人少清军人多,我们家世代制作战鼓,我们可以制作一百面大鼓,等清军准备过河的时候,一起擂鼓。闯王的将领们齐声说好,于是大家商定了一个名为“以鼓助威”的办法。吕村几十个村庄的老百姓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连夜赶制了上百面大鼓,又把家家户户的小鼓收集起来,统一进行了部署。

漳河水位下降后,清军准备过河。正准备登上战船,就听见对岸鼓声震天,中间还有呐喊声、厮杀声,仿佛有千军万马,清兵一下子都被吓呆了。清军先锋官不知对岸的虚实,以为起义军的援军赶到了,马上下令停止渡河。老百姓的鼓声激励了起义军将士,闯王李自成立刻组织队伍,重整旗鼓,当地的青壮年也纷纷加入闯王的起义军。当晚,李自成亲自率领起义军主力渡过漳河突袭清军,大获全胜。随后,起义军迅速南撤,摆脱了清军的追击。当清朝的大批援军赶到时,起义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据说,后来李自成专门派人来送了一块匾,上写“得胜鼓”。

吕村的乡亲们“以鼓助威”,吓退了清兵,帮助起义军取得了胜利。此后,每逢节日,吕村的老百姓就会把鼓集中起来,击鼓庆贺。久而久之,在当地就形成了一种“击鼓庆贺”的风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村子的鼓越来越多,有些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鼓。遇到节日,也不再需要把各村的鼓集中起来了,一个村完全可以组织一场盛大的战鼓舞。闲暇的时候,鼓手们开始研究击鼓的路数。他们不断创新和改进,形成了数十套战鼓舞。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吕村集村的支书南太生购买了一些鼓,号召村中的青壮年重新开始练习击鼓,吕村战鼓舞才又开始登上舞台。此后,南太生又把村里的鼓手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战鼓舞团。

吕村战鼓舞团收获了诸多荣誉,曾荣获“河南省民族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中国非物质文化展播银奖”,编入《中国民族舞蹈集成》一书,2009年被列入安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有26名战鼓人被评为“民间舞蹈表演大师”和“优秀民间艺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