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末福利】文字里有秘密,需要看久一点,再加一些想象力 

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

展览时间:2018年8月31日~10月20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负一楼特展厅

· · · · · ·

甲骨文、东巴文、女书……这些传统文字通过陈楠的全新理念“再造”,以全新面目“活”了起来。

“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由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美术馆主办。这也是湖北美术馆举办的首个设计师个展。

展览集结了陈楠多年来有关“格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及他的部分创作手稿、作品实物与视频影片。

在陈楠看来,古文字推广应该结合当下生活,自己“再造”后的甲骨文是可以“玩”的文字。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是运用到百姓日常衣食住行中的文化符号。

身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19年来致力于研究汉字设计。

同时,他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设计者之一。主持制定了国内“特许设计”最早的规范性文本。主持设计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包装系统等重大设计项目,担任多国奥运会、NBA中国等艺术设计顾问。

展览展陈动线采取理论推进与创作实践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陈楠创作的思维与方法。如在“正、草、音、饰”四条并行的汉字进化主线轨迹中都有对应的创作实践作品,包括“甲骨文字库、东巴文、新章草”与设计延展、江永女书线上转换器、用设计方法全新解读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甲骨文、金文、民间花鸟字、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中的创意文字设计等等。

可以说,陈楠建立了全新的汉字艺术设计史观以及创作方法。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谈到举办这回展览的初衷: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转型与发展,此次汉字艺术设计展,探讨的不仅是传统汉字艺术在设计中的形式美感问题,更希望借此展览让更多人去了解汉字发展的文脉,丰富和梳理相关知识体系。

▼ 福利在此 ▲

我们准备了“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2份单页夹、1枚别针徽章。

转发此条微信至朋友圈,留言写下你与文字相关的记忆,点赞数最高者将获得展览周边产品。

▼ ▼

>>>

-END-

记者 / 周玥

摄影 / 刘虎成

编辑 / 王时青

校对 / 肖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