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宝藏》播出大火,小编慕名观看。被古代文人墨客的书画所惊艳,每期节目每件展品都精美绝伦,通过展品能感受到古人的匠心独运,才高八斗。

欣赏着古时的宝物,各朝的繁荣景象浮现在眼前,突然想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时期的城市面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不愧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

而相对应陶渊明的理想盛世《桃花源记》,虽然描绘的是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其实是在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北宋的生活让人称羡。

孙通成《桃花源记图》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位国画大师-孙通成,他的画作画面鲜明,线条利落,画风浓烈,古时的山峰,古时的水流,古时的剑客,古时的雅士,融于一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

“艺术家此在”

The Artist Is Present

孙通成

艺术家此在

桃源盛世 极乐天堂

看着孙先生的画,联想桃花源记。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生活的幸福就是这种简简单单的细节组成,我们在现代忙碌奔波,无非也是求一片安稳。可是也许知音难求,陶渊明也只能记在文章之中,不能诉说。

《知音图》

这就提到了孙先生的一副《知音图》。

这幅作品山河壮丽,云雾缭绕,古树盘踞,以暗青色为底色,用枫叶,落英点缀,枫叶洒红,曲殇流水,,小亭藏于深山,知音难寻,觅得良知,一醉方休。

*

复制就像亵渎:

它可以被视为对上帝的不敬

但同时也是对其存在的郑重确认

- 莫瑞吉奥·卡特兰 -

孙先生游历山水,作品来自自然,还原自然。精心创作20余载,把古人的情怀寄托在画中,将诗通过绘画表达,直观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感染到欣赏画的人。

创作得天下

孙通成先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美术展览,《河北日报》《沧州日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均有作品报道,其作品《清秋》在北京国际饭店慈善晚会上成功拍卖获得主办方不断好评,近年来其作品被多家机构和多方人士收藏。

从孙通成先生的画里,你能看出一个艺术家对“画”的谦卑和尊敬,同时赋予画作很高的收藏价值。如果对艺术创作和书画收藏感兴趣,可以关注快来直播,10月19日《名师访谈》听孙老师讲述书画之间的趣闻与分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