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汽車金融下沉農村,萬億市場崛起:催收用方言,騙貸不到萬分之一

文  | 木一

汽車金融,曾被視爲2018年互金的最大風口,玩家紛紛湧入。

但因模式重、成本高、黑產猖獗、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很快陷入混戰。

而其中不少玩家,開始另闢蹊徑,重啓新戰場,嘗試將汽車金融下沉到農村。

讓人意外的是,這裏需求量極爲旺盛,騙貸不到萬分之一,是一片非常值得深耕的市場。

農村,會成爲汽車金融的突圍口嗎?

金融的全面下沉,是新的趨勢和方向嗎?

01下沉

汽車金融,在去年一度被認爲是金融科技的巨大風口。

幾乎所有大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曾經調研過這片市場,準備進入。

但一年之後,大部分汽車金融公司生存艱難,要麼退場,要麼收緊。

就連汽車金融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大多跌去一半之上。易鑫股價最高達到過11.22港幣,目前不足2港幣。

這個市場,只能用慘淡形容。

甚至有不少從業者開始提出,汽車金融這個曾經的風口,正在喪失魅力,變成最難啃的行業。

但是,一幫玩家卻另闢蹊徑,繞開競爭激烈的大城市,發現了一片新的戰場:農村和農民工。

2018年,爲了解藍領工人羣體,君灝資本的徐志鋒進入一家崑山的電子廠“臥底”。

他發現,農民工對買車的需求之強烈,遠超大部分人的想象——廠區裏外的道路上,都停滿了車,車主大部分是工人。

因爲城市房價高不可攀,買車,就成了這些農民工最重要的一筆消費。

“這幾年來,中國汽車金融的下沉趨勢,一直非常明顯。”汽車金融行業協會專家車曉蓉告訴一本財經記者。

綜合來看,下沉主要體現在幾方面。

首先,農村市場正在崛起。

截至2017年末,中國農村常住人口數爲5.7億。

“十年前,一個農民家庭一個月還3000,很有壓力。十年後,只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基本都可以還。”二三四五汽車金融團隊在調研市場後發現,農村的消費能力在崛起。

但是,這片市場的汽車需求,和城市有本質的區別。

“城市人的車是純粹的代步工具和消費品。農民的車則既是代步工具,也是生產工具;既家用,也商用。”二三四五汽車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朱冠軍稱。

也就是說,這裏的用車需求,主要是以生產性爲主導的。

這片市場有多大?

朱冠軍保守估計,這片市場也有萬億,“農村的汽車普及率會越來越高,它真的不亞於城市汽車金融市場。”

而這片萬億市場,正在逐漸成熟。

這是因爲,汽車渠道正在下沉到農村。

中國的四五線城市,陸續出現了不少4S店。

以河南爲例。行業資深從業者嚴小濤回憶,三年前開始,新鄉、南陽、安陽等地級市,每個月就都基本有4S店開業。

“而現在,大家更多的是在佈局縣域市場,農村購車的需求也比較旺盛。” 車曉蓉表示。

這些4S店和車行,成爲進入農村的觸手,撬開了農村的市場。二三四五就推出了農村的汽車金融產品“車貸王”,與255個地級市下的3500餘家車行合作,通過APP放款。

而合作的形式,就是車行提供車輛,負責集客、協助簽約;

而二三四五提供貸款平臺、資金、風控、催收和貸後管理,優勢互補。

萬億的巨大市場正在覺醒,而有趣的是,這片市場的玩家還不多,新的藍海亟待開發。

02風險

儘管是萬億市場,但金融的下沉,從來都很難一帆風順。

農村的風控,永遠是第一難題。

農民幾乎都是徵信白戶,無法像城市居民一樣,有人行徵信、消費數據、第三方大數據供查詢。

“在這樣的細分市場,風控的維度,必須比大衆市場設置得更細。”朱冠軍說。

比如,如果這個農民是幫人拉貨的,就要看他的從業時間有多長。

再比如,如果一個農民要買一輛本田轎車,就不太實際,可能被拒。

“傳統銀行主要看人,而我們既看人,也看車,還要看人和車的匹配度。”朱冠軍說,“我們只做用途非常明確的車型,只放款給跟這個車型匹配的人。”

所以,他們只提供與農村市場高度匹配的車,比如江淮、江鈴等輕型商用車,通用五菱、長安奔奔等小MPV(多用途汽車),中興、鄭州日產等皮卡。

更重要的是,它們不止是消費品,也是生產工具;既可以拉貨,也可以拉人。

以麪包車爲例。它的座位可以調整:拉貨時拆掉,就變成了一輛小貨車;拉人時,就把座位一裝。這樣的車型,特別受歡迎。

當車輛在持續運營過程中能產生經濟效益時,風險就會小很多。

而這些產品,才能貼合農村的真正需求。

另一方面,惡性的競爭也可能導致市場走偏。

當玩家增多、開始搶奪市場之時,就可能導致惡性競爭,弄渾市場。

而這個趨勢正在隱約出現。

農民是一個極容易衝動消費的羣體,他們的攀比心理也會比較強。

“城市人口月收入1萬,可能纔會考慮買一臺十幾萬的車,但有些農民工在月收入幾千的情況下,就可能會買這樣的車。”嚴小濤說,這時,就存在着還款風險。

而不少玩家,正在利用這些心理,忽悠農民。

車曉蓉稱,有的賣方,弄幾輛大巴車,去村子裏拉人去看小型車展,一次拉來四五百人;再找來十來個托兒,在現場不停成交。

“再送點電熱毯、毛巾被。農村的消費羣體不像城市的,知道怎麼去算利率,可能就衝動消費了。”

某汽車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李雪松也表示,有互金公司廣告滿天飛,讓人感覺首付和月供很低,但實際上,顧客貸款一年,利率可能高達20%-30%。

對比之下,在很多4S店,因爲有貼息等政策,利率只要1%-3%。

在農村這片特殊的土地上,金融很有可能成爲雙刃劍。

槍不殺人,人殺人,金融本身是一個工具,就看使用者的初心。

03因地制宜

在進入一個下沉市場時,大城市中常用的法則可能失靈,必須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下沉以後,這種業態本身承載不了那麼重的4S店模式,所以汽車的流動渠道會變。這時,相匹配的一些金融服務渠道也會變。”解淳指出。

比如說,農村對放款效率的要求,比城市更高。

如果住在城裏,去4S店看車很方便。

但農民住在鄉村,到縣裏的車行看一次車,要折騰很久。如果當天無法成交,他只能回到村子裏,過一段時間再來。

這意味着,如果當天無法解決需求,這個客戶很可能就流失了。

“二三四五引進了一套技術,儘量讓優質客戶20分鐘放款。”朱冠軍表示。

這也對行業玩家的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另一方面,所有的風控手段,都要貼合農村市場。

在催收方面,也不能套用城市的模式。

電話催收效果不佳時,找當地車行幫着催,效果可能好得多。

這是因爲,電話催收說的是普通話,農民可能聽不懂,而當地車行說的是方言。

實際上,在農村做車貸,還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農民其實是優質客戶。這個羣體淳樸,好面子,極少欠錢不還。

其次,農村專治各種故意不還錢。

因爲城市是陌生人社會,人際關係疏離。而農村是熟人社會,天天見面,欠錢不還,全村人都會對你指指點點。

如此巨大的輿論壓力,是很難承受的。這讓催收變得容易多了。

也有農民確實遇到經濟困難,無法按時還錢。但催收打給他們的緊急聯繫人,一旦後者轉告,這個農民都會馬上還錢,哪怕去借,也要趕緊還上。

“二三四五今年賣出了一萬多臺車,放款量10億,逾期率只有千分之三,騙貸也只發生過一起。”朱冠軍稱,如果深入農村足夠深,風控問題也不難解決。

車曉蓉認爲,目前還需要關注的,是下沉帶來的人才匱乏問題,以及管理問題。

比如說,網點變小後,在短期內找到大量經驗豐富的前端負責人員,就變成了難事。

再比如,渠道變小、變分散之後,管理量會變大。

“這對於整個汽車金融公司的管理能力,會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車曉蓉表示。

粗放增長的流量時代已經消失,精耕細作的時代到來了。

人們的選擇,是以敬畏之心,下潛到市場深處;用工匠精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事實證明,做到了這些,這個冬天,也沒有那麼難熬。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爲化名)

本文系騰訊科技獨家約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本財經 精彩活動

【消金課程】寒冬期,消費金融創新突圍“四板斧” 10月20-21日

【高峯論壇】2018金融科技與銀行創新發展高峯論壇 10月27日

☆ 一本學院 精品課程 ☆

9萬億消費金融大蛋糕,吸引各路資本角逐,要創新突圍還需“四板斧”:搞定場景、客戶、風控、資金。

來消金創新突圍班,行業頂尖的創新者和頭部公司,手把手教你搭建場景,對接資金,平衡智能風控與獲客維客,穿越牛熊,熬過嚴冬!

大咖導師和實戰課程 請掃描二維碼

☆ 一本財經 高峯論壇☆

10月27日,一本財經將於北京舉辦“2018金融科技與銀行創新發展高峯論壇”。

20餘位銀行及金融科技領袖人物與300位銀行從業者齊聚一堂,深入研討銀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爲銀行提供最前沿、最具落地性的解決方案。

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二維碼報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