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事】乌兰察布一80后热血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

2018 年 9 月,察右中旗一位普通的 80 后小伙,就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一头是无私的爱心,一头是生的希望,通过一根流动的血管,就这样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今年 36 岁的都日斯哈乐是察右中旗敬老院的一名普通职工。 9 月 21 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307 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都日斯哈乐躺在病床上,一旁的仪器不停运转,采集着“生命种子”。

他是察右中旗第 1 例、乌兰察布市第 3 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 72 例、全国第 7656 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以前曾在电视里看到我国有 400 多万血液病患者,其中 50% 还是孩子,每年有很多白血病人离开,这对我触动很大。”于是他开始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情况,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非常简单、不影响身体健康的事,就决心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

2011 年,当时在北京工作的都日斯哈乐在献血的过程中,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无私的爱心,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活动,从此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血样采集的时候还怕配型配不上呢,毕竟找到合适的配型也是很困难的。”都日斯哈乐说。谁也没想到,爱心的种子在今年终于发芽了,为另一个生命带去了战胜病魔的希望。

今年 5 月份,经中华骨髓库检索,广东一名血液病患者和他初筛配型成功。当首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告知他这件事情时,他深知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身处险境的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当即表示同意捐献。

从入库那天起,他便已经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全过程,并已经过深思熟虑,随时为捐献做好了准备。“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能够有机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当初的誓言,感到很荣幸。”都日斯哈乐说。

察右中旗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宏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却很不容易。大多数患者配型成功的希望,寄托在非血缘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身上。

而在非血缘关系中,最终完成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仅为几万分之一甚至更低。所以,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每多一个人加入捐献志愿者的队伍,那些频临绝境的患者就会多一丝希望的曙光。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越多,患者生命得到救治的机会就会越大。

“能配成功也是缘分。”都日斯哈乐很快就做好了一系列检查、测试和准备工作,并于 9 月 16 日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爱心列车。当妻子和女儿得知他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给予了他全力的支持。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都日斯哈乐的捐献之路更安心和坚定了。

经过 4 个小时的采集,都日斯哈乐顺利捐出 199 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装载着“生命种子”的恒温箱由飞机护送,将重新点燃一名 42 岁的广东男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整个过程中,都日斯哈乐并没有觉得身体有不适感。“以前已经了解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事情,现在并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不一样,休养几天很快就能恢复了。

现在就是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的捐献经历,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来。”捐献后的都日斯哈乐说。

生命无价, “大爱相髓”,都日斯哈乐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告诉我们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它与献血一样采集过程是科学安全的。

愿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奉献爱心,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去了解并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积极加入到志愿捐献者的行列,给他人带去生命的希望,也为这个世界播撒爱的阳光

内容来源:察右中旗新媒体中心

乌兰察布 · 爱尚网

便民生活服务平台 ▼

微信号:  As0474

查找更多便民信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