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豆:戲班側臺的男孩

黃豆豆:戲班側臺的男孩

今年的藝術節,黃豆豆挺忙的,重心還是在舞蹈上——他在《東去西來》中跳一段《境界》,單槍匹馬在舞臺上,用肢體與樂隊、數字多媒體對話;他要在“扶青計劃”中爲年輕舞者鋪路,俯首甘爲孺子牛;他還想帶上老婆孩子去看上芭的《閃閃的紅星》,敬不甘平凡的舞者……

表演中的黃豆豆

舞蹈對於黃豆豆的意義,自已無需贅言。可是,鮮有人知道,他心底還藏着一段戲曲夢,他不會忘記躲在戲班側臺的童年,夢想着長大成人,也像武生一樣,踩着鑼鼓點,白袍銀槍,萬里長沙……終究身不由己,夢雖依舊鏡花水月,但已似近在眼前。

舅舅是武生

舅舅是武生

在七八歲正式習舞之前,黃豆豆大部分的童年是在溫州的一間戲班裏度過。“舅舅——我媽媽的哥哥——是一個武生演員。”黃豆豆說。

小時候,黃豆豆常常去後臺玩。起先,他在戲班後臺的主要工作是“調皮搗蛋”,學着臺上的樣子,玩玩刀槍棍棒,用水彩描眉畫臉……玩累了,他就搬個小板凳,坐在側臺,“看到舅舅他們畫上臉譜,在舞臺上那麼威風,我覺得又可愛又可怕……戲曲,其實是我的成長記憶。”黃豆豆說。

也許和舅舅有關,也許和男孩的天性有關。黃豆豆最喜歡看武生的戲,演員們踩着鑼鼓點上場,他看到武林高手在刀光劍影之間閃轉騰挪上下翻飛,看到英雄曾萬千佳人相伴難免一朝形隻影單,也看到將軍踏破雄關之後古道青墳前的一杯苦酒……“我最喜歡看的還是猴戲。”黃豆豆癡迷着大鬧天空的孫悟空豪情萬丈,七十二變上天入地火眼金睛明辨妖魔。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夢想就是長大以後,做一個武生演員。”黃豆豆說。毫無疑問,按照黃豆豆對舞臺的執着付出,若父母隨了他的心意,真成了一名武生,黃豆豆也必定是紅遍華夏的名角。但這麼多年,他一直沒有忘記那些在戲班側臺長大的日子,比起天天爲舞蹈練功壓腿,自然夢想美不勝收。

學藝張善麟

學藝張善麟

“我雖然喜歡戲曲,可是一直沒有專業學習過。”黃豆豆說。這麼多年,做一個舞者,黃豆豆看到的更多的是孤獨和寂寞。一次次,黃豆豆看着練功房裏,從幾十個人,慢慢少到一兩個,最後,練功房裏只剩下他和前面鏡子裏他自己的影子,“跳舞是需要忍受孤獨的藝術,永遠要耐得住清貧和寂寞。”

也是因爲這份孤獨的隱忍,1995年春晚後臺,他依然心無旁人自顧自地在一張桌子上跌撲翻騰。當時同在現場的導演的邢時苗緊盯着這個影子,這讓他想到一個人,那就是京劇武生泰斗蓋叫天。後來,就有了舞劇《粉墨春秋》。也終於讓黃豆豆走進了梨園行,演繹一個戲劇大師的人生。

不過,排練舞劇《粉墨春秋》之前,邢時苗誠意邀請了蓋叫天先生嫡孫張善麟大師爲我們傳授武戲入門。”幾個月的入門學習,黃豆豆從最基礎的架山膀開始到走圓場、邁臺步,亮相、髯口水袖、刀槍棍棒、再到出手等等,完全先按武戲的要求學,學好了之後再根據舞蹈的需要去演繹編排,黃豆豆深切領教了戲曲武生行當的不易,武生和舞蹈一樣,受不了孤寂和千百次的錘鍊,哪有憑空而來的滿堂彩?

合作谷好好

合作谷好好

誰也不會忘記兒時的理想,這些年,只要有戲曲推廣的活動,黃豆豆有求必應。今年國慶期間,黃豆豆就曾和谷好好在電視晚會上聯袂登臺,合作崑曲《借扇》。有意思的是,黃豆豆小時候想唱戲,谷好好從小夢想成爲一名舞蹈家,長大後,他們彼此努力成爲了對方曾經想要的樣子。那一晚,舞臺之上,黃豆豆終於扮上了自己最愛的孫悟空。爲了孫悟空,黃豆豆排練的那些天,一直在上海崑劇團練功“上班”。儘管那次唱的是崑曲,黃豆豆也很過癮,“畢竟,京昆是一家!”

這部是黃豆豆第一次和谷好好合作,此前曾他們合作過的一出劍舞《精忠詞》——黃豆豆手持短穗單劍,谷好好手持長穗雙劍,以各自擅長的方式演繹一段“串翻身”,合着古琴的音色與密集的鼓點,各自手上飛濺起漂亮的劍花,像極了張藝謀電影《英雄》中隱世的武林高手,伴着古琴空靈的音色身姿輕巧地穿梭于山水松竹之間,別有一番氣韻。

“梨園文化爲中國古典舞提供了深厚的藝術養分,當中國古典舞‘融合’武戲神采,濃濃的中國風便舞得更出彩了。”黃豆豆說,“可以說,戲曲舞蹈、傳統武術等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動作造型,對中國古典舞舞蹈語彙的構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民晚報記者吳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