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文丨牛皮明明

ID丨niupimingming

陳道明滿臉不屑:“沒有,都爲表演需要,他不生氣!”

2001年,在《康熙王朝》拍攝現場,

高田昊扮演的大阿哥跟葛爾丹打仗,栽了!

回來拜見皇阿瑪,又是哭鼻子,又是抹眼淚的。

“皇阿瑪,兒臣當時掉進水裏。”

皇阿瑪是老江湖,說你過來。

陳道明掄圓了就給高田昊一個大嘴巴子。

打得那個疼喲,導演陳家林急的直跺腳,

跟副導演劉大印說:“沒有打人這段戲啊!”

副導演大家都知道,在劇組基本就是擺設,

主業逗導演開心,副業分發盒飯,三產爲女角唱曲兒解悶。

劉大印裝耳聾,愣在那兒!

然後就看陳道明又是捶胸、又是嘆氣的。

“你真被葛爾丹俘虜了!丟人啊!丟人!”

當年還不流行重要事說三遍,說一遍就行!

剩下的,大家都知道,劇務組說老道牛逼。

又是上煙,又是倒茶的,就差讓皇帝翻牌子了。

整個劇組,只留下捱了一個大嘴巴子的高田昊,

那年他二十五歲,是個戳一戳就會硬的年紀。

後來記者採訪陳道明:

“陳老師,你打了人心裏有虧欠嗎?”

陳道明滿臉不屑:“沒有,都爲表演需要,他不生氣!”

“有一種和時代格格不入的清高!”

1955年4月,陳道明出生在天津中醫世家。

父親陳磊光是燕京大學高材生,

畢業後在天津大學教英文,

還當過天津美國救濟總署翻譯。

他們家住在重慶道163號,

那是一幢租界時代的三層洋式小樓。

陳家有八個子女,陳道明是陳家最小的兒子,小名“小八”。

這是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跟演戲八竿子打不着。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前緣 陳道明 - 寬恕我的愛

中學畢業時,

陳道明常常一個人以45度仰望天空,

他跟爸爸說:我不想去下鄉,我要留在城裏。

某天,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跑到學校招演員。

“道明,咱們去試一把”

“我不行,別拿哥們開涮!”

“走嘛,都是天津爺們,怕嘛呀!”

拉着陳道明,就來了個博爾特跑。

結果,大家可能都猜到了。

陳道明考上了,那哥們掛了。

陳道明去面試,面試官一看,

打心眼就喜歡,說他長得叫:

“有一種和時代格格不入的清高!”

說白了,就是臉上有一股子勁兒。

當配角是屈身生活,內心裏我就是孤傲。

我可以屈服生活,但我絕不遷就內心!

他鑽到天津人藝,主業跑龍套,跑了7年。

有一回,導演讓他演個匪兵,露半個小臉,

跑過去,躺倒,戲就算完了。

他會像被梅超風打死的小兵嗎?找副導演說:

“可不可以讓我擋一下,第二掌再死。”

你想多了,那是周星馳,不是陳道明。

那是香港,不是咱們天津。

“只露半個臉,那我就只化妝半張臉。”

“介倒黴孩子!”一通臭罵。

然後,老道就非常不屑出去了。

這就是陳道明,骨子裏的味道就是清高。

這七八年龍套,他是沒有一句臺詞。

這一場演匪兵,下場演僞軍,

再下場演特務,再下一場演八路……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不說 陳道明 - 愛在百年

要是擱別人,早就撂挑子改說相聲啦。

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大多數人,都很普通,就像你、我。

活着活着,就活成了別人的配角。

因爲生活裏,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主角。

陳道明就是這樣,不管是配角也好,主角也罷。

首先我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審美。

做個有學問、有修養、有竹節氣的配角。

他學鋼琴,練毛筆字,讀《魯迅全集》,

你們打破頭當主角,我就玩我的文人範,

當配角是屈身生活,內心裏我就是孤傲。

我可以屈服生活,但我絕不遷就內心!

“陳道明,是我當少女時最着迷的男人!“

1990年,錢鍾書先生小說《圍城》要開拍,

大導演黃蜀芹操刀,劇組都成立了。

就缺演方鴻漸的主角,方鴻漸是誰,

那是民國的大知識分子,留洋的學生,新式的青年。

身上有着一股子酸味,徐志摩範。

助手不知道從哪提溜出來葛優試鏡。

“別逗了,你找一北京四九城小市民糊弄誰呀!”

助理帶着陳道明來了,

他穿着白襯衣, 濃眉大眼之下是滿分的憂鬱。

“快圍上圍巾試試!”

“嘿!要的就是這感覺,知識分子的風骨,

瞧!這股子民國勁絕了嘿!”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圍城 張靚穎 - Dear Jane

《圍城》劇照

好多人說陳道明把方鴻漸演活了,

真不是,在生活裏,陳道明就是方鴻漸,方鴻漸就是陳道明。

留着中分頭,迷人而多情,

民國書生意氣,民國的孤獨和憂鬱。

渾身上下,沒有一處看上去不拽的地方。

當年少女說:

“陳道明,是我當少女時最着迷的男人,

爸媽喊我喫飯,都不忘記調侃一句,看方先生咯!”

當年,全中國的少女對陳道明都沒有免疫力!

“陳道明很怪,我們都在拼命演戲,

到他那一個表情就能把人殺死了!”

陳道明火了!

他演《北洋水師》裏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入骨三分。

他演《紹興師爺》裏的方敬齋,我小時候常看,

一壺酒,萬卷書,宦海沉浮任漂流。

大家都說陳道明是中國最會演戲的男人。

那是你維度不夠,沒讀懂老道,

老道不是演戲,明明是在戲裏生活。

比如他演《黑洞》裏的聶明宇,

出門就戴一口罩,說話就摘掉,

這是青年導演管虎的電視劇,

管虎那年30來歲,毛嫩。

讓陳道明出演,老道自作主張戴一口罩,

臉都遮住了,管虎說:

“陳老師,這不行,臉都沒了,觀衆看啥!”

《黑洞》劇照

老道說了句:戴上口罩纔有年代感,

那代人裝束就是這樣!他經歷過那個年代,

知道那個年代人內心的乾枯。

這叫什麼?這就叫文化!

電視劇一上映,戴口罩的聶明宇味道絕了。

別人在演戲,老道是在演文化!

《康熙王朝》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

小時候我是陪我媽看一集,陪我爸也看一集。

這些年,電視臺反覆播放。

如果全國舉辦一次《康熙王朝》臺詞記憶大賽,

我肯定參加。

在劇組,老道經常這麼幹,

覺得臺詞不夠勁爆,上去就來一把脫口秀。

“陳道明很怪,我們都在拼命演戲,

到他那一個表情就能把人殺死了!”演員張庭說!

不符合邏輯的戲,我就是不演!

陳道明除了精湛的表演,

更重要是因爲他很偏執,極度清高。

在劇組,道具擺設不地道,他就立即說出來。

有一次,演《黑洞》,他走進去一間房子。

當場臉就變了:“那時候哪有這樣的擺設,味道不對!”

導演只好請裝修工人重新裝一遍。

鄭曉龍和馮褲子拍《北京人在紐約》,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千萬次地問 劉歡 - 北京人在紐約 電視劇原聲帶

劇組在紐約搭好臺了,讓老道當主角,

老道和妻子去了,合同也簽了。

老道一看劇本,說了一句:

“劇情不對,在戲裏,我是土生土長的美籍華人,不可能使用非法勞工!”

馮褲子打馬虎眼:老道,時代變了!

可是老道還是不能接受,抬屁股走了,

這就是陳道明的偏執和清高,

不符合邏輯的戲,我就是不演。

出名後的陳道明,片約不斷。

“道明老師,有個戲想請你,您看一下劇本。”導演打電話!

“不去,我想歇一歇!”

“道明老師,有個廣告想找你拍一下,錢好商量!”

“不去,我想歇一歇!”

在大家拼命上頭條的時代,他依然按照自己內心,

不好的劇本,不符合自己審美的劇本,他就是不演。

這些年,他拒絕了幾乎一切可以拒絕的合作。

”現在整個社會都得了「有用強迫症」,

崇尚一切都以「有用」爲標尺“

他唯一低頭過一次,

1994年,馮褲子爲電視劇《一地雞毛》選角,

主人公是心高氣傲的小林,馮褲子心裏揣摩着。

向來清高的老道,能演好失去棱角的市井小人物嗎?

“他低得了頭嗎?別拍出來像皇上微服私訪。”

老道一眼就看穿了馮褲子,約他家裏聊聊。

電影《一地雞毛》劇照

馮褲子一進門,

老道桌子上擺了一瓶二鍋頭,沒有菜。

外人都知道老道是從不喝酒,馮褲子納悶!

老道先開口:“我喜歡這個人物,一切不在話下。

這次我聽你的,你對小林這個人物有什麼要求?”

馮褲子一聽來勁了:只要你不端着,一切包在我身上。

搞得自己特牛逼,老道不是向馮褲子低頭,是向戲裏人物低頭。

審美是人活着最高的需求,

有些人是爲了戲裏的一個人物低頭,

向自己的審美低頭。

有些人是爲了錢低頭,爲一切誘惑低頭。

在面對金錢和誘惑的時候,

人的底色就全部呈現出來了。

老道說了句話:

現在整個社會都得了「有用強迫症」,

崇尚一切都以「有用」爲標尺,

有用學之,無用棄之。許多技能和它們原本提升自我,

怡情悅性的初衷越行越遠,

於是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人心變得越來越浮躁。

這就是陳道明的清高和偏執!

道爺對女兒就是三句話:

“我希望她第一身體好,第二要快樂,第三儘量有所成,

但更要知道自己是凡人。”

正是因爲他的偏執和清高!

拍《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那是江一燕的第一部戲。

剛開始完全進入不了角色,

老道走過來,把她訓哭了。

“進入角色懂不懂,你是青春善良的濛濛,不是中戲學生!”

佟大爲出名了,接了很多戲,拍了很多爛戲。

有一次見面,老道劈頭蓋臉就是一句:“少接點戲,別拍爛戲!”

女兒陳格從小就去了國外讀書,面對燈紅酒綠有些浮躁。

陳道明看出女兒心思,特地到LV店裏買回一塊皮革。

仿照當時最流行的款式,親手縫製了一個包送給陳格。

陳道明問她爲什麼喜歡LV。小姑娘掰着手指頭如數家珍:

質量好,款式新,手工定做... ...

陳道明一臉嚴肅,告訴她這個包就是LV的皮革,

純手工打造,最新款,你看中的不是包,而是包上的logo。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親愛的小孩 張信哲 - 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8期: 淘汰賽

陳道明和女兒

道爺對女兒就是三句話:

我希望她第一身體好,第二要快樂,第三儘量有所成,

但更要知道自己是凡人,是普通人。

許多當紅演員見了陳道明就害怕,

於是許多人說他刻薄、難合作,說話難聽。

因爲陳道明的偏執和清高。

他常常忍不住說得罪人的話,

他骨子裏是個文人,看不起魚龍混雜的娛樂圈。

“有些演員,動不動就在哪摔傷了,在哪掉水裏了!

你的職業是這個,你應該喫這樣的苦!”

“最近幾年,這些劇能面世,是導演腦子完全進水了。”

“那些爛劇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員還在那裝模作樣、聲淚俱下的演!”

“有些演員沒教養,吸毒就是沒教養,還說自己壓力大!”

道爺回應:

“一個演員拍戲遲到、不認真、不做功課、

現場擺譜,這叫不好合作。我拍戲從不遲到。

我也沒有因爲臺詞不熟半天過不去,

戲的問題我可以不厭其煩地給你演。”

我這叫好合作。

可是也有很多演員感謝他。

劉威說:道明外表冷漠,其實是個非常關心人、

體貼人的男人,而且他遇事冷靜智慧,

我遇上什麼麻煩事了,總要向他請教,

因爲他會給我最正確的答案。

高曉松說:陳道明是一個很博大的藝術家,

他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對藝術不固執,

而且能夠有多元化的理解。

江一燕說:他罵我,我很害怕,可我覺得他像父親。

凡是和陳道明合作過的演員,都感謝他!

因爲他用偏執和清高撕碎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提醒每一個演員,出名了不要得意。

別染上娛樂圈的戾氣,永遠要爲自己的職業負責。

不要虛僞,不要功利,要爲觀衆負責。

陳凱歌找他,胡玫找他,周潤發也找他

他發了短信:“我想再歇一歇”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康熙王朝》,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歸來》裏的陸焉識。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圍城》裏的方鴻漸。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一地雞毛》裏的小林。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末代皇帝》裏的賻儀。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我的1919》裏的顧維鈞。

因爲他的固執和清高,成就了《唐山大地震》裏的王德清。

許多人不理解道爺,

從拍完《圍城》之後,他就進入輪休模式。

拍一部戲固定歇兩年,陳凱歌找他,胡玫找他,周潤發也找他。

抹不開面子,簽了合同,

又拉下面子發了短信:我想再歇一歇。

從業三十年,他一共參與拍了35部電視劇,18部電影。

這個數字還沒許多年輕演員五年拍的多。

很多人不理解道爺,有人罵他裝大牌。

也有人罵他是傻子,放着大錢不掙!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談何容易 陳道明 - 寬恕我的愛

《唐山大地震》劇照

坦白說,你罵他,那是維度不同,境界不同!

就好像許多年輕人沒文化,娛記多傻冒,

《唐山大地震》新聞發佈會,有個記者來採訪。

提問道爺:這部電影,你和馮導合作咋樣。

這不廢話嘛!除了愉快,還能怎麼回答,道爺一臉懵。

“中國電影,差在德上,差在職業精神、文化精神上。”

老道身上的氣質是文人的氣質。

文人氣質就是我只爲自己的審美負責,錢永遠賺不完。

但錢夠花了以後,還去當錢的奴隸就是愚蠢。

老道最愛讀的書是《魯迅全集》,

一共二十卷,他全讀完了。

別忘了,陳道明祖籍可是紹興,

紹興人骨子裏帶的味道就是刻薄。

刻薄不是貶義詞,是挑剔和認真。

陳道明身上的味道,就是魯迅的味道。

學術上叫批判精神,這下,懂了吧!

“中國沒好電影,電影的繁榮和熱鬧就是一些票房數字。”

記者問他爲什麼會這樣,道爺回答:

“差在德上,差在職業精神、文化精神上,

中國的文人過去還有一點風骨、一點孤傲,

還有一點竹節精神,現在全部被錢同化了。”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驕傲 黃綺珊 - 一起歌唱

“本來,電影、電視是普及率最高的平臺,

做好了可以普及文化藝術,改變我們的文化。

但可惜的是,全都亂了。

演藝圈亂透了,過去叫演戲,現在叫搶錢。”

這話擱到哪裏也不像一個演員說的,

完全是一個大學教授說的話。

怪不得季羨林先生在世時,說:

陳道明的學問可以做大學教授。

“當我離開這個行業的那天,

你們也別來再找我的麻煩,我是徹底離開,

你在任何活動上也見不到我!”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直來直往 孫燕姿 - 離開

如此看來,道爺是演藝圈不折不扣的智者。

如果他想驅利,一年可以接很多部,

可他偏不,這樣他就有了陪家人時間。

如果驅利,他可以演一系列的抗日神劇,

配上濃眉大眼,每部都可以收很多錢,

他卻說這樣的戲不符合歷史。

他選擇了愛惜羽毛,這就是方鴻漸和魯迅的清高。

2010年,老道就有息影的想法,甩了一句:

“當我離開這個行業的那天,可能三年五年以後,

我陳道明不做那天,就是跟影視這個行業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我也不找你們的麻煩,

你們也別來再找我的麻煩,我是徹底離開,

決不羞羞答答,你在任何活動上也見不到我!”

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心安,則身安。

他的紹興同鄉,

那個留着小鬍子的文人魯迅說過一句話:

“有些人必生所追求的東西,往往是另一些人與生就俱來的東西。

而當人生將走到盡頭時, 也許必生追求的人得到了所渴望的,

而與生俱來的人卻失去了他們僅有的。”

生命包含肉體和精神,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昇華。

與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靜下心來,

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心安,則身安。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勿忘心安 張傑 - Just For Star洛杉磯音樂分享會

陳道明和妻子杜憲

這兩年,老道躲在家裏,妻子杜憲退休好幾年了。

電視臺忙碌了一輩子,終於可以清靜下來。

少年夫妻老來伴,家常便飯粗布衣。

老道寫了一篇文章,文章有幾句:

“有時我們夫妻倆就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

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

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要是說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哲學,

四個字:

化繁從簡!

牛皮明明,詩人、作家,曾在西藏流浪多年。擅長寫民國人物,寫那些被遺忘的故事,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能夠讓人熱淚盈眶!微信公衆號:牛皮明明,ID:niupimingming。

更多

醫生被家屬羣毆,背後真相讓人淚奔:赫醫生,人間不值得,可是你值得

2.9分國產腦殘劇收視第一,是對上億女性的侮辱

看了這6張照片,我什麼事都想通了!

家裏有十棟樓的煲仔飯老闆火了:人生下半場,拼的是睡後收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