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南京一家饭店的店主童先生因一时冲动摔死了咬伤儿子的泰迪,而招致了“爱狗人士”的声讨,其妻子因不堪威胁而割腕。

  作者|徐志琴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6月18日,原本应该是粽叶飘香、合家庆祝的端午佳节,对于家住南京的童先生而言,这一天却是一个长达一周的噩梦的开始。

  童先生因一时冲动摔死了咬伤儿子的泰迪,而招致了“爱狗人士”的声讨。仅仅几天的时间,童先生一家在网络暴力的漩涡里越陷越深,而童先生以为能平息一切的道歉却仿佛是加剧事件发酵的信号,“爱狗人士”并没有放弃为“可怜的小泰迪”讨公道。骚扰电话、谩骂诅咒短信等各种形式的网络恐吓把童先生一家逼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妻子更是不堪压力,选择割腕自杀。

  图源自微博

  事实上,进入夏季以来,天气炎热,犬类动物变得易激惹、攻击性强。且夏季衣衫单薄,裸露在外的部位较多,多地发生了犬只咬伤人的事件。对于伤人犬只,必须妥善处理,不能盲目爱狗护狗,而遗留下安全隐患。童先生行为尽管过激,但是情理上可以理解,真正的爱狗人士更应该懂得尊重和守护。

  图源自微博

  咬伤人的犬只必须妥善处理,病毒感染几率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咬伤人的猫犬脑组织标本中经过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狂犬病毒阳性率67.7%,经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阳性率为百分之百!其中,DFA是狂犬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人和动物脑组织中的病毒抗原 。

  尽管我国在采取了一系列遏制狂犬病的措施,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回落,但是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人数前列。每月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即将到来的8月更是狂犬病的发病高峰期,应当引起重视!

  由于狂犬病毒不耐高温,对大多数的消毒剂都敏感,几乎难以在空气传播。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宿主本身就是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重要预防控制手段。一旦发生犬咬伤人的事件,必须对肇事犬只进行病毒检测,对于病毒感染阳性的患犬要坚决扑杀、焚烧、深埋、消毒。决不能盲目爱狗护狗而遗留后患。

  狂犬病,了解一下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嗜神经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感染动物的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主要通过因抓伤或咬伤导致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其中主要的宿主和传染源是犬。中国的狂犬病例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狂犬病的潜伏期在10天-1年左右,一旦发病,一般会在3-7日死于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狂犬病的病发时间和什么有关?

  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入侵后,先不进入血液循环而是在咬伤部位的肌肉复制。之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外周神经系统,以运输小泡为载体沿着轴突向中枢神经系统移行。而移行的速度取决于转运方式,逆向轴突速度较快。若咬伤的伤口大,受感染的突触多,感染速度更快。

  病毒在移行过程不发生增殖,当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则大量增殖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动物实验表明,狂犬病毒从脊髓到脑干的速度极快,一旦侵入脑就迅速增殖,脑干最先受累。

  狂犬病的发作时间为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的。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若伤口在面部,则可能很快就发作。

  狂犬病发病高峰,这些常识你要知道

  1.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其处置方法

  

  2.咬伤后的应急处理

  参考文献:

  1.于金宁, 李浩, 唐青,等. 中国狂犬病毒感染分布状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5):521-524.

  2.周航, 李昱, 陈瑞丰,等.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6, 37(3):139-163.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