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南京一家飯店的店主童先生因一時衝動摔死了咬傷兒子的泰迪,而招致了“愛狗人士”的聲討,其妻子因不堪威脅而割腕。

  作者|徐志琴

  來源|醫學界感染頻道

  6月18日,原本應該是糉葉飄香、閤家慶祝的端午佳節,對於家住南京的童先生而言,這一天卻是一個長達一週的噩夢的開始。

  童先生因一時衝動摔死了咬傷兒子的泰迪,而招致了“愛狗人士”的聲討。僅僅幾天的時間,童先生一家在網絡暴力的漩渦裏越陷越深,而童先生以爲能平息一切的道歉卻彷彿是加劇事件發酵的信號,“愛狗人士”並沒有放棄爲“可憐的小泰迪”討公道。騷擾電話、謾罵詛咒短信等各種形式的網絡恐嚇把童先生一家逼到了風口浪尖上,其妻子更是不堪壓力,選擇割腕自殺。

  圖源自微博

  事實上,進入夏季以來,天氣炎熱,犬類動物變得易激惹、攻擊性強。且夏季衣衫單薄,裸露在外的部位較多,多地發生了犬隻咬傷人的事件。對於傷人犬隻,必須妥善處理,不能盲目愛狗護狗,而遺留下安全隱患。童先生行爲儘管過激,但是情理上可以理解,真正的愛狗人士更應該懂得尊重和守護。

  圖源自微博

  咬傷人的犬隻必須妥善處理,病毒感染幾率大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10年發佈的數據顯示,咬傷人的貓犬腦組織標本中經過直接免疫熒光法(DFA)檢測狂犬病毒陽性率67.7%,經過逆轉錄PCR(RT-PCR)檢測陽性率爲百分之百!其中,DFA是狂犬病診斷的金標準,可以快速、敏感、特異地檢測人和動物腦組織中的病毒抗原 。

  儘管我國在採取了一系列遏制狂犬病的措施,我國狂犬病疫情持續回落,但是仍居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死亡人數前列。每月均有狂犬病病例報告,即將到來的8月更是狂犬病的發病高峯期,應當引起重視!

  由於狂犬病毒不耐高溫,對大多數的消毒劑都敏感,幾乎難以在空氣傳播。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宿主本身就是傳染源。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是重要預防控制手段。一旦發生犬咬傷人的事件,必須對肇事犬隻進行病毒檢測,對於病毒感染陽性的患犬要堅決撲殺、焚燒、深埋、消毒。決不能盲目愛狗護狗而遺留後患。

  狂犬病,瞭解一下

  狂犬病(又稱恐水症),是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的嗜神經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幾乎爲100%。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感染動物的中樞神經組織、唾液腺和唾液內,主要通過因抓傷或咬傷導致破損的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其中主要的宿主和傳染源是犬。中國的狂犬病例數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狂犬病的潛伏期在10天-1年左右,一旦發病,一般會在3-7日死於呼吸或循環系統衰竭,目前臨牀上無有效的治療手段。

  狂犬病的病發時間和什麼有關?

  狂犬病毒通過傷口入侵後,先不進入血液循環而是在咬傷部位的肌肉複製。之後通過運動神經元的終板和軸突侵入外周神經系統,以運輸小泡爲載體沿着軸突向中樞神經系統移行。而移行的速度取決於轉運方式,逆向軸突速度較快。若咬傷的傷口大,受感染的突觸多,感染速度更快。

  病毒在移行過程不發生增殖,當到達背根神經節後則大量增殖侵入脊髓和中樞神經。動物實驗表明,狂犬病毒從脊髓到腦幹的速度極快,一旦侵入腦就迅速增殖,腦幹最先受累。

  狂犬病的發作時間爲5天至數年,通常2-3個月,極少超過1年的。潛伏期長短與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經分佈等因素相關。病毒數量越多、毒力越強、侵入部位神經越豐富、越靠近中樞神經系統,潛伏期就越短。若傷口在面部,則可能很快就發作。

  狂犬病發病高峯,這些常識你要知道

  1.狂犬病暴露分級及其處置方法

  

  2.咬傷後的應急處理

  參考文獻:

  1.於金寧, 李浩, 唐青,等. 中國狂犬病毒感染分佈狀況調查[J].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10, 31(5):521-524.

  2.周航, 李昱, 陳瑞豐,等. 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J]. 中國病毒病雜誌, 2016, 37(3):139-16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