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江苏盐城市射阳的去化工产业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3月23日下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案例研究报告(射阳)发布会”在北京职工之家举行。论坛发布了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区域协调共潮起,绿色发展伴鹤飞——探秘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射阳现象”》报告。

与会专家认为,“3·21”响水天嘉宜公司爆炸事故敲响了化工围城的警钟,江苏盐城射阳去化工产业,重点突出绿色协调的发展之路值得响水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杜志雄强调,与响水很近的射阳样本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今天谈的不仅仅是射阳这一个地区的现象,也是全国其他经济区域可以借鉴的模式。” 他在上述报告会上说。

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3日7时,“3·21”响水天嘉宜公司爆炸事故已造成64人死亡,救治的伤员中危重21人、重伤73人。

同属盐城的射阳,与响水县距离约90公里左右,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射阳原来也是重化工业区。2006年7月28日,射阳县临海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22人死亡。2011年射阳县一次性关闭28家化工企业,成为“无化工企业县”;2014年8月8日射阳县城区最后一家老企业江苏丰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搬离城区,工业污染企业全部“退城进区”。

2017年江苏省通过《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化工行业调整,清理并规范化工园区。

目前,射阳县以绿色观念统领经济发展,转型纺织染整产业园,同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射阳现象”。

数据显示,去化工产业后,射阳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反而更快。射阳县在2013年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速一直在盐城9个县中排在末位,2015年和2016年攀升至第4位,2017年跃居首位,增速达到8.3%。

此前,3月17日在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举办“化工围城”问题的研讨会上,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孙华平指出,“关键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历史上做了巨大贡献的化工区如何搬迁或关停,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效益、就业效益及生态效益,平衡好传统重化工类产业迁停关转与新兴产业培育的问题”。

上述报告建议,江苏化工产业园区,可以转型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示范产业,新兴的承接转移产业,还有海洋经济,成为优美的绿色家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