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戶人家佔地4.3平方公里,汨羅“最美社區”爲何不見保潔員?

天氣剛晴兩天,志願者紛紛出動,在村民大舞臺等公共服務地帶打掃衛生。劉克宏 攝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克宏

城鄉結合部歷來是“髒亂差”的代名詞,而汨羅市汨羅鎮瞭家山社區一改過去的習慣印象——該社區是“全省和諧建設示範社區”“全省衛生社區”“岳陽市文明幸福社區”“汨羅市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等。

最令記者奇怪的是,這個有900戶人家、佔地4.3平方公里的社區,竟然不需要配備專職保潔員。

“最大”的社區服務中心 竟沒有書記、主任辦公室

走進瞭家山社區,絕對讓人眼前一亮:寬闊的停車場,環繞的進出道路,與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相映生輝,讓人誤以爲置身於一個縣級政務中心。

爲村民代辦各項事務的服務檯,佔去一樓一半面積。接待我們的社區書記、社區主任就在前來辦事的村民休息喝茶的桌子前接待我們。送茶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書記和主任是沒有辦公室的。除了80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中心外,其餘就是功能室,分別是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禁毒室、監控室、心理疏導、社團羣團組織等。

社區主任何文軍說,他和社區書記何永勝都是跑來跑去幹活的——村民有什麼事,就在大廳裏談、大廳裏辦,不需要佔用專用辦公室。

“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半邊天”能頂“整個天”

這裏是“汨羅市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有志願者220人,他們有“社區吹哨,志願者報到”的傳統。他們自發參與獻血、關愛留守兒童、慈善捐助等。社區安排的任務也積極完成,如宣傳政策、宣傳禁毒、爲大型活動提供志願者服務、參與整治行動等。

社區書記何永勝說,搞好一個社區,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憑抓好黨員和黨小組長、組長這170人還遠不夠,還需依靠志願者協會200人;依靠獲得過“全省婦聯示範之家”榮譽的婦聯組織中的100人;依靠老年協會、環保理事會、軍人之家等。

全社區才900戶人家,這些社會團體佔了2/3以上,所以,只要是上級部署的工作或社區的決策,很快就能落實了。如在別的近城區,徵地拆遷難,而這裏,30棟“空心房”的拆除卻很簡單。

何永勝在實踐工作中發現,社團是基層治理最重要的力量。該社區通過“清潔家園,巾幗志願我先行”活動契機,充分發揮婦女搞好門前三包責任的主力軍作用。他說,這裏的“半邊天”其實“能頂整個天”。

社區婦聯發出村莊清潔行動倡議書後,社區組織了150個主婦上瀏陽參觀全國美麗鄉村示範點,回來後,這些巧媳婦兒立馬組織並行動起來,成爲這次村莊清潔行動的主力軍。

省級衛生社區

竟然不聘請專職保潔員

沿着村幹道一路進入社區,這裏的深化“空心房”整治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幹得熱火朝天。

4.5公里的村幹道兩側,村民在用灰色環保磚將道路擋土牆砌成小城牆,家家戶戶用同樣的灰色環保磚將菜園護欄砌成花格式圍欄。

相思塘3畝多的陳年垃圾堆已清運、平整,準備建設生態廣場;社區二組的一口臭水塘正在清除淤泥,由40戶村民自籌了2萬元清污費,不久後,臭水塘將改建成荷花塘;村民楊信根已在外安家多年,他將村裏的樓房捐給了社區做“農耕文化館”……

到了龍塘大屋,路側是“瞭家記憶”藝術牌匾,上面還有“鄉土鄉情鄉愁”幾個小字做詮釋。龍塘大屋是汨羅市美麗村莊,這裏基本是何姓人,家家戶戶貼有何氏家訓。在龍塘大屋的後背,30戶村民集中建房點依山而建,清一色的青磚黛瓦白底牆,“錦繡緣”“軒宅雅居”是村民爲自家的房屋取的富有詩意的名字。這裏的房子前後“側身”而建,既保證每個家庭一方天地的各自獨立、也有鄰里守望的親近和便利。

在村莊清潔行動中,社區黨支部爲每個黨小組安排了公共保潔區,黨小組爲每個黨員劃定了清掃網格。

四年來,瞭家山社區有爲每個村民補助100元醫療保險費的傳統福利,每年要花費40萬元。今年,社區將醫療保險費拿出來對清潔戶進行獎勵。如80分以上,算合格戶,社區會補助每人100元。如打了90分,算清潔戶,社區會獎勵這戶人家人均220元的醫保費。

社區算了一筆賬,如果請保潔員,年花費不少於20萬元。通過獎勵,開支不僅沒增大,還將門前三包落到了實處,所以,這裏沒有聘請保潔員。

瞭家山不僅強化黨建總攬作用,而且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自治作用,有效地激發了民主活力。

據瞭解,社區正在組織500畝辣椒、火龍果、稻蝦基地建設,讓這裏實現生活宜居、鄉風文明之後,增加產業興旺的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