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登录 脱贫之后不松劲 市国土局为对口帮扶村谋新路

经过土地整理之后的荒山

10月的安岳又迎来柠香四溢,秋熟的柠檬挂满了枝头。

岳源乡三眼村,这个曾经因交通闭塞、每到柠檬成熟之际却无人问津的小山村早已今非昔比,一到收成时候,来来往往的果贩或把车子开到村里宽敞的院坝,或直接开到农户家门口,将一车车金灿灿的柠檬运往全国各地。

自2015年资阳市国土资源局对口帮扶三眼村以来,这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小山村顺利走完了它的脱贫之路。三眼村的“田、水、路、林、村”得到综合整治,人居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土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村上水泥路入户率达到98%。2016年该村通过了省脱贫攻坚验收考核,贫困户顺利脱贫,贫困村成功退出,2017年三眼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

“以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外打工,家里面就剩下老人带着小孩子。稍微有点条件了就想方设法到镇上、县城去安家,除了自家的菜地,其余田地基本都是荒着的。一到小孩子上学的时候,村里面就是冷冷清清的。这两年,村上路修好了,荒地也整理出来了,又搞产业帮扶,荒着的田土变成了果园、菜园,每年来我们这里收购的小贩络绎不绝,完全不用担心销路,在家就能赚到钱,有些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也开始回家搞生产了。”三眼村村支书刘胜中作为土生土长的三眼村人,看着这片曾经的荒山坡变成“香饽饽”着实感慨良多。

为了让这片脱贫之后的“香饽饽”持续发展,不返贫,让摘帽的贫困户朝着致富路稳步前进,资阳市国土资源局在对口帮扶三眼村脱贫之后再谋致富路。

荣光平在自家柠檬园里剪果

“以前的生活担子全靠我儿子一人。”三眼村村民荣光平今年56岁,要不是身体残疾加上骨质增生,她这个年纪在农村还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可身体原因让她无能为力,而她丈夫又因为早年患精神分裂症,同样没法干活。两人常年不断药,家庭的重担就落在儿子一人身上,家庭条件困难。

在荣光平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危房改造补助,贫困户看病治疗报销补助,产业扶持……一系列的脱贫帮扶好政策都在帮助这一家子脱贫,如今,荣光平一家已经成功脱贫。但她也担心,脱贫之后,政府还会不会继续帮扶?

像荣光平家这样的新脱贫户,尽管有自己的脱贫产业,也达到了脱贫标准,但其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都很薄弱,抗风险能力很差,稍有不慎可能重新返贫。类似这样“脱贫之后”的担心不是个别现象。作为三眼村的帮扶单位,市国土局对这个问题丝毫没有松懈,脱贫摘帽可能仅仅是将贫困户“扶上马”,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还需要再“送一程”,为他们谋一条长远的发展新路。

在2016年年底三眼村成功脱贫后,市国土局帮扶力度不减,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壮大柠檬产业,从800亩发展到1400亩,林下养殖从5千只扩大到一万只,新型经营主体也在不断壮大,人均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500元。这是变输血为造血的可持续发展的帮扶。

“送一程”不是不放手,也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培育致富产业,送脱贫户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三眼村里有一座罗家庙山,因地势不平,没有道路,曾经山上一片荒芜,大片的耕地里杂草丛生。为了调动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将这片荒山整理出来,蓄水池、排水渠、山坡便道……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土地整理好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瞬间调动起来,整个山坡近百亩耕地里种上了柠檬树苗和各种瓜果蔬菜。

曾经荒芜的山坡不光种满上了经济作物,环山的便道更成了村民们饭后散步休闲的必经之路。

如今,荣光平不再担心。“我们不能等政府来救济,要学会自力更生。”在她看来,即使她和丈夫不能干重活,她也不会服输,现在道路这么方便,果子也卖得好,她矮小的身材也要在家顶起一片天。如今荣光平儿子在外务工,得空时就回来种收柠檬,而她和老伴就负责果树的日常护理和照看,果树今年第一次挂果,她算了笔账,第一年挂果不算多,但万来块的收入不会少,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顺畅红火的。

三眼村的入户路已经达到98%

今年,三眼村的扶贫工作又有了进步。市国土局继续加大柠檬产业投入力度,2018年新栽柠檬面积100亩,全村柠檬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人均柠檬收入达到4200元,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让老百姓懂得科学的柠檬种植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壮大林下养殖业。鼓励村民发展林下养殖业(以鸡、鸭为主),现在全村养殖规模达10000只,每天产蛋量在3000枚以上,年销售蛋收入达到7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近500元。销售方式采取电商加单位职工认购模式,保证了产品的销路。

脱贫之后再谋致富路,要形成村村有园区、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氛围,才是脱贫不返贫的“万能钥匙”。

资阳日报记者 李小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