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高新區(新市區)南緯路片區青海路社區舉辦讀書分享會,大家一起從習近平總書記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中領會“羣衆需要什麼就幹什麼”的民生情懷。

青海路社區計生專幹吳豔傑正在分享故事《羣衆需要什麼,近平就幹什麼》一文

青海路社區計生專幹吳豔傑分享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的《羣衆需要什麼,近平就幹什麼》一文,和大家一起體味習近平總書記時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感人故事——修沼氣池、辦鐵業社、代銷點、縫紉社等。

吳豔傑說,習近平在擔任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後,到四川綿陽去考察學習建設沼氣池的技術,回來以後結合延川當地的氣候進行研究、施工。雖經歷了一些挫折,但沼氣池最終辦成了。沼氣普及以後,梁家河點燃了陝北第一盞沼氣燈,做飯、照明都可以用沼氣,沼氣池裏清出來的肥料,還可以給莊稼上肥,一舉多得。

“羣衆需要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就幹什麼,幹到實處、走在前列這種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和發揚光大的。”吳豔傑說,社區工作就是服務羣衆、維護羣衆的利益,作爲社區幹部,更要發揚這種精神。

高新區(新市區)建設局(交通局)駐青海路社區工作隊副隊長阿不力肯·吐爾遜江說,爲羣衆辦實事、解難事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不渝的信念,體現出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民生情懷。

讀書會上,大家還分享了《近平在困境中實現了精神昇華》《陝北七年是習近平一生最寶貴的財富》等故事。

來源:文/圖 牟敏

編輯:於國偉

製作:李曉

審覈:於國偉

高新區新市區零距離

依你而高,有你更新

微信ID:wlmqgxq

網址:www.wxsq.gov.cn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高新區新市區零距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