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的是,美元是國際最主要的貨幣,是全球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因此,美元的一舉一動不僅影響到美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國際經濟同樣舉足輕重。而美元的背後是美聯儲,從近年來美聯儲的動態來看,美聯儲過去一段時期處於加息週期,抑制了美國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同時,在加息的過程中,也對其他國家造成資本外流壓力加大,貨幣貶值的影響。

美元不在加息,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結束了,中國能否藉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美聯儲貨幣政策選擇不加息,而且是預期今年全年不加息,這對於其他國家的資本壓力和貨幣貶值壓力可以說算是鬆了一口氣,那麼美聯儲的“鴿聲嘹亮”,又對我國經濟意味着什麼?

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空間進一步增強

在過去美聯儲持續加息的過程中,對我國資本和匯率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好在整體上看人民幣匯率頂住了。於此同時,作爲國內調控宏觀經濟的貨幣政策,在調控經濟時往往也存在一部分受制於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

具體來說,當時的情況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要一個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來刺激經濟發展,此前央行行長易綱在公開場合說過:”寬鬆的貨幣條件必須考慮外部均衡,也不能太寬鬆了,因爲如果太寬鬆,利率太低,會影響匯率,要在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找到一個平衡點”。(若內外部產生矛盾,則主要還是以國內經濟爲主)。

美元不在加息,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結束了,中國能否藉機崛起?

時光荏苒,轉眼間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場景已不在,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面臨着經濟放緩的壓力,美國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2.6%,較前值3.4%大幅回落。美國今年2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萬人,大幅低於預期,創17個月以來新低。

數據實際感受到美國經濟的冷暖,同樣作爲調控美國經濟最重要部門的美聯儲,也開始放棄過去加息的堅持,不加息的聲音在今年來愈唱愈響,在今年3月FOMC如期不加息,且預期今年都不會加息。

那麼,美聯儲的不加息,將有利於國內貨幣政策那個“外部平衡點”,進而有助於加大國內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空間。對於緩解國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猶如助攻一樣。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每逢提到貨幣寬鬆,多數人總有點敏感。從近期以來,高層一直強調一句話:“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我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貨幣政策更加側重於服務於實體經濟,完善貨幣傳導機制,緩解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樣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短時間內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美元不在加息,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結束了,中國能否藉機崛起?

隨着我國經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逐漸轉變爲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未來的動力來源於科技創新和消費,對於“水泥製成品”的依賴逐漸變小。

綜合來講,美聯儲選擇不加息,不僅有利於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緩解資本外流壓力,貨幣貶值壓力),而且我國經濟也在其中。

不過,也要考慮到,多數海外經濟體的經濟放緩,貨幣寬鬆逐漸成爲主流,以此來緩解經濟的放緩,但是經濟放緩造成的市場需求降低,作爲世界製造業工廠的我國來說,或將挑戰更多一些吧。

相關文章